概述
晉城市位於 山西省東南部,東枕太行,南臨 河南,西望 黃河,北通幽燕,區位適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河南的重要門戶。太焦、侯月鐵路縱貫本境,晉焦高速、長晉高速、晉陽高速、207國道、省道與縣道、鄉道交織成網,陸路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晉城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簡介
晉城市下轄城區、 澤州、 高平市、 陽城、 陵川和 沁水六縣(市、區),總面積9490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6%。總耕地面積為283.38萬畝,人均耕地1.42畝。200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9.71萬人(其(其中非農業人口46.65萬人)。全市人口中有22個民族。少數民族中 回族人數最多,主要分布在城區。晉城市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厚,是 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兩萬年前的舊石器晚期,這裡就留下了人類生活的足跡。相傳 女媧氏、 神農氏、九黎部落首領 蚩尤及 堯、 舜、 禹等都曾在這裡活動過。女媧補天(傳說中華人文始祖女媧氏鍊石補天遺址和棲息地——媧皇窟,也在澤州縣水東鄉 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農播種(中華第一大帝神農氏采五穀嘗百草的羊頭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內)、禹鑿石門(陽城縣境內有石門)、 愚公移山、 精衛填海等歷史傳說都有實地可指。古書《 墨子》中曾有“舜耕於 歷山”(今沁水縣境內有 歷山舜王坪),“漁於獲澤”(今陽城縣城東有 獲澤河)的記載。還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瑤泉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澤州高都、沁水八里坪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歷史上著名的 “ 長平之戰”就發生在高平一帶。
晉城市礦產資源豐富。在東西長160公里,南北寬100公里的地下,蘊藏著煤、煤氣層、錳鐵礦、鋁土礦、銅、鋅、金、銀、大理石、水晶石等數十種礦產資源。特別是煤、鐵的儲量十分可觀,有“煤鐵之鄉”之美稱。煤炭資源以無煙煤為主,儲量約占全國 無煙煤儲量的1/4以上,占山西省的1/2多。全市含煤面積5350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56.4%,總儲量808億噸,其中已探明儲量271億噸。晉城煤炭具有含硫量小,發熱量高,可選性好的特點。所產塊炭晶瑩光亮,燃燒無煙無味,素有“白煤、香煤、 蘭花炭”之稱,曾被英國皇室選為壁爐專用煤,銷往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並出口 英國、 日本、韓國、東南亞、西歐等國家和地區。2001年在沁水縣南部發現並探明了一個大型煤層氣田——沁水煤層氣田,煤層氣目前探明儲量為1000億立方米。1984年我市被國家定為全國化肥和化工原料煤基地。1996年3月, 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在晉城建設以優質煤為原料的高濃度氮肥基地。
晉城市森林資源可觀,有森林面積380.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3.6%。沁水縣歷山舜王坪一帶至今保留著全省僅存的一塊面積為730多公頃的原始森林。天然牧坡草地25.47萬公頃,是山西的畜牧業基地之一。中國北方最大的示範牧場就建在沁水縣境內。
晉城市桑蠶絲綢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北方著名的蠶桑絲綢之鄉,絲產量占山西省的80%,也是目前 華北最大的蠶桑絲綢基地。
晉城市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特別適宜許多珍貴動植物的生長,素有“ 山西生物資源寶庫”之美稱。現有陽城 蟒河和沁水歷山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山自然保護區內有種子植物1300餘種,屬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有11種;有動物342種,屬國家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38種。蟒河自然保護區內,有種子植物882種,動物285種。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有黑鸛、金雕、金錢豹3種,二級有獼猴、水獺等28種。在野生植物資源中,有珍貴的野生 猴頭、 木耳、 蘑菇等菌類微生物。我市還是全國五大 山楂生產地區之一和山西省天然保健食品生產基地,盛產黃梨、山楂系列保健食品和藥物保健食品等。
晉城市是華北地區相對的富水區,水資源總量為21.4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872立方米,高於全省和周圍各省區平均水平。第一大河流 沁河,全長485公里,發源於沁源縣境內,匯入黃河。第二大河流丹河,全長121.5公里,發源於高平境內,注入沁河。
行政區劃
2005年,晉城市轄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晉城市 面積9484平方千米,人口212萬(2003年)。
城 區 面積 141平方千米,人口28萬。郵政編碼048000。
高平市 面積 946平方千米,人口48萬。郵政編碼048400。市人民政府駐南城街道。
澤州縣 面積2023平方千米,人口51萬。郵政編碼048012。縣人民政府駐南村鎮。
沁水縣 面積2655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048200。縣人民政府駐龍港鎮。
陽城縣 面積1968平方千米,人口39萬。郵政編碼048100。縣人民政府駐鳳城鎮。
陵川縣 面積1751平方千米,人口25萬。郵政編碼048300。縣人民政府駐崇文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止到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5)》,人口截止2003年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