ꀅ尊

基本信息

 ꀅ尊,西周中期,高17.8cm,口徑16.5cm,底徑11.7cm。
尊侈口,腹部下垂似袋,形體較寬,圈足淺窄。
尊內鑄有銘文2行8字:
ꀅ作厥皇
寶尊彝
由此可知,此尊是ꀅ為其死去的父親所作的祭器。
此尊頸部裝飾鳳鳥圖案,頸肩過渡處亦為一周鳳鳥紋,其上裝飾一對浮雕虎頭。上腹部為直條紋(舊稱溝紋),下腹部仍為鳳鳥紋,整件器物從上至下共有三層鳳鳥紋裝飾。
在周代的禮器中,鳳鳥紋被廣泛地使用,這種裝飾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商末周初到西周中期的昭、穆王時期,鳳鳥紋大量出現,因此這一時期被稱為鳳紋時代。這件銅尊上的花冠鳳紋更是西周時的流行裝飾。
尊,在酒器中屬於大型盛酒器,常與彝成組出現,是重要的祭祀用禮器。 《周禮·春官·司尊彝》中載有“六尊六彝”。六尊是指獻尊(犧尊)、象尊、著尊、壺尊、大尊、山尊;六彝是指雞彝斝彝黃彝虎彝蜼彝等。祼禮用六彝,朝踐再獻用六尊。

關鍵字

1.盛酒器。作為隨葬禮器往往與卣或方彝相配,流行於商代至西周中期。2.陶瓷器品種之一。一般指形體高大的大口器。但有時人們也稱一些明顯為瓶或罐的器物為尊,一是其用來盛酒,而尊的本意就是盛酒器;二是以尊稱謂更顯文雅。

犧尊

詞條犧尊是先秦時期青銅器中的一種禮器,通常為牛形或羊形。 

祼禮

“祼”(音灌),是周代重要的儀節(禮儀、禮節),主要有祼祭和祼饗兩類。祼祭,據《說文》解釋:“祼,灌祭也”,就是將酒澆在地上,用於祭奠祖先。如《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肆獻祼享先王。”祼饗,指古代君主對朝見的諸侯酌酒相敬。如《周禮·青官·典瑞》:“祼圭有瓚,以肆先王,以祼賓客。”

(音甲)古代的一種酒器,始見於二里頭文化的晚期,沿至西周初期。斝的形制變化不大,多為圓體、三足。

盛酒器,亦可盛水。《儀禮·聘禮》:“八壺設於西序”。註:“酒尊也。”《周禮·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註:“盛水器也。”殳季良父壺銘:“用盛旨酒。”伯陭壺銘:“用自作醴壺。”都十分清楚地說明了壺在青銅禮器組合中的用途。青銅壺的製作上起殷商,下至秦漢,商代前期方壺較少見,隨著時代的變遷,形制也不斷變化,大多為圓形。亦為瓷器主要品種之一。瓷製壺自漢代開始流行,器型多樣,用途有多種。常見的有西晉的扁壺,三國至隋的盤口壺、唾壺、雞首壺,遼的雞冠壺,元、明的多穆壺、僧帽壺以及沿用至今的酒壺、水壺、茶壺、鹵壺等。 

尊彝

金文中,尊是雙手捧酉(盛酒器)的象形,尊彝是青銅器中祭祀禮器的共名。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紋飾或物象的一種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為高浮雕、深浮雕、淺浮雕等,也有幾種雕刻技法結合使用的形式,多見於高精繁雜的雕刻作品。

朝踐

“朝”即“廟”,“踐”即“餞”。是指國王在廟裡祭牲,用於祭奠祖先的儀注。

紋飾拓片

ꀅ尊頸部紋飾拓片ꀅ尊頸部紋飾拓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