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立,召拜殿中侍御史。始上殿,即抗疏請辨忠邪,曰:「好惡未明,則人迷所向;忠邪未判,則眾必疑。今聖政日新,遠近忻悅,進退人材,皆出睿斷,此甚盛之舉也。然奸黨既破,必將早夜熟計,廣為身謀。或遽革面以求自文,或申邪說以拒正論,或詭稱禍福以動朝廷,或託言祖宗以脅人主。巧事貴戚,陰結左右,變亂是非,奸計百出,幸其既敗復用,已去復留。君子直道而行,則必墮其術中。然則天下治忽,未可知也。故宜洞察忠邪,行之以決。若小不忍,則害大政。臣願陛下明好惡以示之,使遠近知進賢退奸之意,太平之治,不難致也。」又言:「朝廷累下赦令,洗滌元祐愆負被坐之人,至於官職資蔭,多未給還。願申詔有司,亟為施行,以伸先帝寬仁之意。」
時章惇、蔡卞用事,夬首論其惡,大略以為:「昔日丁謂當國,號為恣睢,然不過陷一寇準而已。及至於惇,而故老、元輔、侍從、台省之臣,凡天下之所謂賢者,一日之間,布滿嶺海,自有宋以來,未之聞也。當是時,惇之威勢震于海內,此陛下所親見。蓋其立造不根之語,文致悖逆之罪,是以人人危懼,莫能自保,俾其朽骨銜冤於地下,子孫禁錮於炎荒,忠臣義士,憤悶而不敢言,海內之人,得以歸怨先帝。其罪如此,尚何俟而不正典刑哉?卞事上不忠,懷奸深理,凡惇所為,皆卞發之,為力居多。望采之至公,昭示譴黜。」又論:「蔡京治文及甫獄,本以償報私仇,始則上誣宣仁,終則歸咎先帝,必將族滅無辜,以逞其欲。臣料當時必有案牘章疏,可以見其鍛鍊附會。如方天若之凶邪,而京收置門下,賴其傾險,以為腹心,立起犴獄,多斥善士,天下冤之,皆京與天若為之也。願考證其實,以正奸臣之罪。」於是三人者皆去。
又上疏乞正元祐後冊位號,及元符後不當並立,書報聞。已而元祐後冊再廢,言者論夬首尾建言,詔削籍,編管房州。繼徙象,又徙化。徒步適貶所,持扇乞錢以自給。逢赦令得歸,政和元年卒,年五十五。紹興元年,贈直龍圖閣。六年,再贈右諫議大夫,官其後二人。
弟大壯,少有重名,清介自立。從兄官河陽,曾布欲見之,不可得,乃往謁夬,邀之出,從容竟日,題詩壁間,有「得見兩龔」之語。夬為御史,大壯勸使早去,夬以為畏友。不幸早卒
相關詞條
-
兩龔
兩龔 - 詳細解釋 (1). 漢龔勝和龔舍的合稱。 (2). 宋龔夬及其弟龔大壯的合稱。
注音 詳細解釋 出處 -
楚兩龔
語出:《漢書·兩龔傳》:“兩 龔 ,皆 楚 人也。 勝 字 君賓 , 舍 字 君倩 ,二人相友,並著名節,故世謂之 楚 兩 龔 。”亦省稱“ 楚龔 ”。...
解釋 分開解釋 -
徐確
極論蔡卞、章惇、安惇,刑恕之罪。御史龔夬擊蔡京,朝廷將逐夬,瓘言紹聖以來...又罷夬,將若公道何,遂草疏論京。”十一月,詔“知江寧府蔡京落職,提舉杭州...夬要錄》一卷存世,卒年七十,邑郡守為確建《台省坊》於東隴居里,旌其績,彰...
人物簡介 -
521年
,監袁州酒稅鄒浩為右正言,知洺州龔夬為殿中侍御史,韓忠彥、曾存薦之...是殿中侍御史龔夬言:“昔日丁謂當國,號為恣睢,然不過陷一冠準而已。及至章惇...
紀年 大事 史料記載 -
芥隱筆記
簡介 古籍名:芥隱筆記 作 者:(宋)龔頤正撰 出版社:虞山張氏照... 臣等謹案芥隱筆記一卷宋龔頤正撰頤正字養正處州遂昌人本名敦頥光宗受禪改今... 臣陸費墀 欽定四庫全書 宋龔頥正 撰正文導讀八十一萬歲 李太白詩云拜...
簡介 提要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正文導讀 -
為吏之道
,廉而毋刖,毋復期勝,毋以忿怒夬(?)。寬俗(容)忠信,和平毋怨,悔過勿重...(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謗,三曰舉事審當,四曰喜為善行,五曰龔(恭...旞(遂)過,興事不時,緩令急徵,夬(?)獄不正,不精於材(財),法(廢...
簡介 賞析 -
皇極大定動數得一論
》,不以示人。一日訪隱者龔老於山間,見其孫方襁褓,曰此子神色凝重,將來可傳吾學。即出袖中書以遺龔老。龔以授其孫,即所謂西峰先生也。先生諱端禮,嘗鬻...溫作《易學辨惑》,稱邵子惟傳王天悅、張子望二人,又皆早死。鄭夬竊得天悅...
古籍簡介 四庫提要 -
元祐黨人碑
裔 蘇 嘉 龔 夬 王 回故 呂希績故 吳 儔故 歐陽中立故尹 材故...衡昌故 董敦逸故 上官均 葉 濤故 郭知章 楊康國 龔 原 朱 紱...
元祐黨人碑 元佑黨籍碑(黨人碑)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