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龐人銓,字受淳,號龍庵,筆名人銓。湖南湘潭人。1917年夏畢業於長沙湖南甲種工業學校織染科,後入湘潭織布廠做工。1918年夫妻二人組織家庭織造社,不久,因遭受軍閥張敬堯部隊的洗劫而破產。其後參加湘軍,在第三旅司令部作副官,在驅張運動中,出力很多。
1920年驅張成功後,立即退出軍隊,9月,在長沙遇舊時同學黃愛,兩人交談時事,對社會問題主張一致,遂決定共同發起建立勞工組織,為維護勞動者的利益奮鬥。
1920年12月21日,湖南勞工會在長沙成立,任出版部主任,主編《勞工》周刊。還編寫了《金錢萬惡》、《社會福音》等劇本,在工人中演出。1921年的五一節,在全市實行戒嚴的情況下,成功地組織和領導了有六、七千人參加的盛大集會。
1921年11月勞工會改組,任執行委員會教育部委員。12月25日,組織和指揮了上萬人參加的示威遊行,反對帝國主義分贓的太平洋會議。
1922年1月1日在湖南總司令兼省長趙恆惕公布省憲法後,立即寫出批判文章,戳穿其將“官治”詭說“民治”,“被治”詭說“自治”的騙人把戲。在同黃愛一起組織勞工會的過程中,曾受到毛澤東的影響和幫助。1921年底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學匯》黃龐流血周年紀念號
1922年1月,湖南第一紗廠工人為要求年終加薪罷工時,同黃愛一起代表勞工會與資方談判,16日夜遭軍警逮捕,17日凌晨被趙恆惕槍殺在長沙瀏陽門外。
1922年5月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決定,每年1月17日為龐人銓、黃愛二烈士殉難紀念日。
影響
黃、龐二烈士之死震驚了湖南勞工界,在全國工人中也激起強烈反應。毛澤東得悉黃愛、龐人銓被害,立即從板倉楊開慧家中返回長沙城,在一師校長易培基家召開會議,決定開展一個悼念黃愛、龐人銓,控訴和反抗趙恆惕的運動。隨後,在船山學社先後兩次主持黃愛、龐人銓追悼會,並印發紀念特刊。同時,派正在安源的李立三到常德動員黃愛父親同去上海,向社會控訴趙恆惕的暴行。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稱他倆是“中國第一次為無產階級而死的先烈”。
1922年5月1日,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一致決定每年1月17日,為黃、龐殉難紀念日。周恩來在法國寫的《生別死離》一詩,讚揚他倆“是中國盧(森堡)、李(卡克內西)”。李大釗的《黃、龐流血記序》指出:“黃、龐兩先生用他們的血,為我們大書特書了一個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