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還保持著遠古時代的體形與習性, 素有“魚類活化石”之稱的“龍魚” 極有飼養與觀賞價值。 該魚全身閃爍著光芒,鱗片特大,有個大口, 口唇角有兩條觸鬚,活象神話中的“龍”,故以此得名。這種魚又叫“龍吐珠魚”(香港澳門)、“銀帶魚”(台灣)和“銀船魚”、“銀大刀魚”(日本)。筆者1985年引進龍魚。集十餘年養殖實踐並參閱國內外有關技術資料, 現將龍魚人工飼養法介紹如下:
一、龍魚及其飼養觀賞價值
龍魚,屬於骨咽魚科,是一種大型的淡水魚, 早在運古石炭紀時的就已經存在。該魚的發現始於1829 年,在南美亞馬遜流域,當時是由美國魚類學家溫帶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國魚類學家卑魯告藍博士在越南西貢又發現紅色龍魚。 1966年, 法國魚類學家布藍和多巴頓也在金邊又發現了龍魚的另外一個品種。 之後又有一些國家的專家學者相繼在越南、馬來西亞半島、尼、蘇門答臘、班加島、 比婆羅州和泰國發現了另外一些龍魚品種,於是分類學就把龍魚分成金龍魚、橙紅龍魚、黃金龍魚、白金龍魚、青龍魚和銀龍魚等。
真正作為觀賞魚引入水族箱是始於50 年代後期的美國,直至80年代才逐漸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
國內外現代生物學家和熱帶魚專家一致認為:龍魚具有極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體現在:(1)龍魚全身閃爍著青銀色光芒,鱗片特大,當受到光線的照射時,反射出粉紅色的光輝,各鰭呈粉紅或橙紅的色彩, 這都是其它熱帶魚所無可比擬的。龍魚常喜游迥水面或靜止姿勢,形如船身, 故有銀船之稱。 以前人們認為七彩神仙魚(discus) 是“熱帶魚之王”,且價值最高,自從發現了“龍魚”之後,這個王位自然就讓給了龍魚。(2)龍魚的繁殖神秘莫測,至今未能夠普遍地進行人工繁殖。(3)這類遠古留下來的魚,保持其原始的體型, 以活化石馳名於世,有考古和學術價值。(4)龍魚雖然在地球四大州都能自然生長繁殖,但其中相當一部分品種,如紅龍魚、橙紅龍魚、金龍魚、白金龍魚和黑龍魚已瀕於絕種。 目前一尾成年金龍魚或黑龍魚售價高達數十萬美元。 1980年成立的華盛頓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已立例保護, 不許濫捕和禁止從原產地輸出。龍魚具有如此重大的研究和觀賞價值,它正期待著人們進一步去研究和開發。
從龍魚生長繁衍的東南亞、南美州亞馬遜流域、非洲尼羅河流域的澳洲、紐幾內亞等地的自然條件來看,有以下幾個共同點:終年高溫高濕,氣溫高達25℃~28℃,冬夏變化幅度不超過3℃~5℃;年降雨量2000 毫米左右,多山地方高達5000毫米,樹木盛, 到處鬱鬱蔥蔥,為龍魚提供豐富的餌料基礎;無一例外地都是紅壤或磚紅壤,有機質、營養鹽含量少,呈酸性。 在這樣氣象、植被和土壤的綜合作用下, 內陸水體一般都是弱酸性的軟水。要養好龍魚,必須千方百計地去滿足這些生態條件。
1.水質飼養龍魚需和弱酸性軟水。 一般源自江河的自來水的水質為弱酸性,是適合龍魚的軟水。但是自來水中,含有氯或氟,這對龍魚是有害的,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在飼養龍魚時,必須把水先存貯1~2 天或在日光下曬半天,使得溶解在水內的氯或氟得以自行消失。 如果可在水中添加極少量的大蘇打以分解氯。若使用來源於地下的自來水、井水、礦泉水,硬度可能偏高, 應加入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白開水或蒸餾水, 將水的硬度降低。水族箱中養龍魚較久的老水,由於蒸發作用, 一般也會變為硬水,應及時軟化。 水質軟化最簡單的辦法是先把水煮沸,除去雜質, 或用離子交換樹脂過濾設備過濾。
2. 水溫水溫最好保持在24℃~26℃, 特別是飼養銀龍和黑龍,水溫需要提高到28℃~30℃,龍魚對水溫忽然升高或降低非常敏感,易使神經系統休克、吸收中斷、導致死亡。在飼養龍魚時,必須嚴格控制水溫的恆定。尤其是水族箱養龍魚,換水時新舊水的溫差不要超過2℃,而且新水注入時,一定要慣注、散開。當龍魚經過運輸轉入新環境養殖時,應等15分鐘左右, 待運載容器與新的放養環境水溫相近時再將魚放入。
3.氧氣和光線水中溶解氧的來源主要有二。 一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二是直接從空氣中溶入。 但水中殘餌、魚的排泄物和水生植物枯枝敗葉的分解作用,也在不斷消耗水體的溶解氧。 因此應及時清理飼養池和水族箱的各種污物。為了保證水池或水族箱中有足夠的溶氧,還應配套增氧設備。
另外,水中溶解氧的消耗同龍魚放養密度密切相關,依照筆者經驗,龍魚飼養最佳密度以魚體長20厘米, 水深度50厘米計算,水面5平方米可養15尾,15平方米則可養30尾,隨著水面的擴大,放養密度可適當提高。
魚在生長過程中需要適度光線。 最好是一天內早晚兩次的陽光能照射到飼養水3~4小時為佳。 光線過暗,龍魚行動呆板,食欲不振,色澤暗淡;光線太強, 同樣會遊動不正常,甚至出現氣泡病等。(待續)
三、龍魚的飼養管理
1.飼料。龍魚屬肉食性魚類,從幼魚到成魚, 都必須投動物性餌料,以投餵活動的小魚最佳。 動物內臟,易妨害消化系統,不可投餵。投餵的人工全價配合飼料多選用對蝦飼料(浮性) 。每天投餵2~3次,每次以20 分鐘內吃完為佳。
2.水池飼養管理。飼養水池應選建在日照良好、 易於進排水的地方。沒有過漏設備的水池, 每年要把池底污泥撈出,換上新沙,露天的水池宜遍植睡蓮。 每天要定時撈取枯葉,清除垃圾。夏季高溫、 冬季低溫時要經常注入新水,保持水位和水溫。
3.水族箱飼養管理。龍魚魚體較大, 水族箱長度應超過120厘米。同時,應安裝紫外線殺菌,預防病害發生。水族箱必須配備空氣泵,不僅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而且又可驅除水中濃度過高的二氧化碳。 為防止龍魚受驚時跳躍水面,水族箱還必須加蓋。水族箱內水質最低限度每三天換水一次,每次換出水量的1/4至1/3。 若發生魚鰭脫落可能是換新水過多所至,只要立即暫停換水,即可慢慢復原。 4.病害防治技術。 龍魚發生疾病的原因有二:一是飼養管理不當。如水質不清潔;換新水過多;投餌不當;操作中造成了外傷。二是調護失宜。如:氣候突變;病菌的傳染;酸雨引起水質變化等。從外表上觀察,健康的龍魚,背鰭必定直聳, 腹鰭晶瑩,鱗片閃閃發光,金銀色奪目。 游泳時鰭尾喜歡柔軟屈曲,鰓蓋開啟有度;患病的魚,體色暗淡,游泳呆滯,尾鰭斜垂,鰓蓋浮漲,,眼球下垂,無神。
以下介紹三種龍魚最常見的疾病:
1.錨蟲病:在病魚體上能找到長約1厘米左右,頭部鉤在魚體內的寄生蟲,初期魚顯得不安,食欲不振, 蟲體寄生位置紅腫溢血,嚴重時會導致組織壞死。致病的原因是長期投放金魚作活餌, 金魚將錨蟲帶入了養龍魚的水體。其防治措施:改投餵其它肉類動物食餌;用5~ 10ppm高錳酸鉀浸洗魚體每日一次。
2.水霉病。在病魚體上有被纖維狀的水霉包圍, 菌絲附著於皮膚組織中。魚得病後,游泳不活潑, 食慾減退、逐漸死亡。發病原因,是受水生黴菌感染的結果。主要防治措施:12%食鹽水浸傷口約15分鐘;2用10公升水溶解3克硼砂 浸浴魚體5分鐘,然後移入清水療養;3用 0.5ppm孔雀石綠全池遍灑。
3.白點病。主要症狀,在病魚的全身遍布白點, 像撒上白粉般,嚴重時就像在魚身上覆上一層乳白色的膜。發病原因,是小瓜蟲寄生在魚體上所致。主要防治措施: 1用0.1~0.2ppm硝酸亞汞全池遍灑;2用500ppm硫酸銅和 500ppm硫酸鎂全池遍灑。
(本文已被瀏覽 204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