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畲族村

龍頭畲族村

龍頭畲族村,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筠門嶺鎮轄村,位於筠門嶺鎮南部,距圩鎮約15公里。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318戶,總人口1588人,其中畲族人口765人,為典型的少數民族村。全村耕地面積1186畝,山地面積12300畝,該村充分利用宜果山地多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果業生產,現以贛南臍橙為主產業,有臍橙面積5000多畝,人均超過3.5畝果,基本實現家家有果、戶戶有園。這裡民風淳樸,自然風光秀麗。2014年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2016年被評為會昌縣“最美村莊”,2019年被確定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

基本信息

紀事

黨支部紀事

“盤古嶂下盤古贊,龍頭村里龍頭昂。黨支部為民多舉措,畲村處處黨旗揚。”這是會昌縣筠門嶺鎮龍頭畲族村里一名畲族老漢寫下的一首詩,它由衷地表達著該村畲民對黨支部的讚譽。在這個少數民族村落里,畲民們除了信奉自己本民族的圖騰之外,最信奉的圖騰就是釘在每一位共產黨員家門上的“共產黨員戶”。作為連續多年的全市和全縣先進基層黨支部,龍頭畲族村黨支部贏得不光有掛在牆上的一塊塊獎牌,更重要的是在畲漢兩族人民心中立起了一塊熠熠生輝的豐碑。

衝出大山的領頭雁

龍頭畲族村地處會昌南部山區的腹地,距離筠門嶺圩鎮15公里。長期以來,這裡的畲漢兩族人民一直過著窘迫的生活。“三五畝田種糧餬口,一頭豬換油鹽柴米,幾隻雞鴨打打牙祭”是他們真實的生活寫照。把民眾從貧窮中帶出來,成了擺在黨支部一班人面前重要的課題。此時,身為黨支部書記的藍少璋一直被這個課題痛苦地煎熬著。沒有交通優勢,沒有區位優勢,也沒有資源優勢。朝門望是山,朝屋望還是山,怎樣才能致富呀?就在此時,“山”字在藍少璋心頭掠過,從此便激起一個大山深處的發展傳奇。

那時,政府正在號召大力發展果業生產,藍少璋當即召集全村22名黨員開會討論在村中大興果業,這個提議受到黨員們一致贊同。然而,到了村民這邊,各種質疑接踵而來。種果行不行?能不能賣?效益好不好?能不能種?面對大家的疑問,22名黨員決定分頭率領民眾外出摸底。走出山門天地寬,山外邊的果業發展的大好形勢深深地震憾了他們。隨後,22名黨員分頭出擊,三名黨員到縣裡請教農業、果業部門,五名黨員帶領林業部門的技術員對全村山地摸了個遍,更多的黨員則分頭出動員民眾向荒山進軍,開荒種果。為了給猶豫中的村民吃個定心丸,支部號召每位支部委員當年種果不少於5畝,普通黨員開發不少於3畝,並要逐年發展。“村看村,戶看戶,村民看幹部,幹部看支部”。支部帶了頭,幹部積極性上來了,民眾的顧慮也打消了,全村種果的積極性空間高漲起來了。

為了幫助民眾種好果,村黨支部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扶持,全體黨員累計為村民擔保果業信貸資金累計達200多萬元,向上爭取資金100多萬元,興建了3座果業大橋,新開了果業公路34公里,改造果業主幹道6公里。黨員藍國鋒自費到尋烏、安遠學習技術,每年訂閱大量的科普書,主動當地民眾的技術指導。支委委員藍玉輝遠赴湖南、福建等地,聯繫果品銷路,引進了多位長期合作經銷商,並建立了自已的銷售網路,每年為村民售果500多噸。

2007年7月,村裡的5名黨員率先聯合50多戶果農在工商部門註冊了會昌縣第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豐收臍橙專業合作社”,並在合作社內組建黨小組。2009年,為了解決村中果農儲果難題,合作社的黨小組成員籌資建了自己的冷藏庫,義務提供給合作社成員儲果。在支部的帶領下,短短的幾年間,全村6000多畝宜果山地一下子就開發了4500畝,村中人均3.2畝。果業迅速成長村中的支柱產業,大山深處的畲漢兩族民眾一舉擺脫了貧困帽子。

民族團結的粘合劑

“黨員幫扶活動中,漢族黨員幫助畲族民眾,畲族黨員幫助漢族民眾;所有建黨對象必須由畲漢兩族的黨員共同考察培養。”這是龍頭村黨支部形成的一項特殊決議。之所以作這樣的決定,藍少璋說,就是要從支部開始,形成民族團結的濃厚氛圍。

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有一年,省委統戰部為龍頭畲族村爭取到了香港龍山基金會40個扶助少數民族學生的名額。名額到了村里後,支部出於增進民族團結,培養學生民族團結互助意識,立即組織了少數民族學生家長會,提議讓出部分名額給更困難的漢族學生,得到了家長的支持,使漢族學生非常感動。

漢族困難民眾王國慶,有心種果致富,但一沒資金,二沒技術。畲族黨員藍國鋒主動伸出援手,從賒銷苗木到借款助他新建果園,從果園管理的指導到果品銷售的幫助,一條龍式的幫扶,讓王國慶感動得刻骨銘心。

畲族青年藍禮聖曾是一個浪蕩子,家境貧寒。在農村危舊房改造中,漢族黨員主動為其出謀劃策,在沒有指標的情況下,出面為其多方奔走,幫助他爭取了補助指標。由於藍禮聖宅基地是從跨組流轉的,受到一些阻力。兩位漢族黨員耐心地做村民工作,讓藍禮聖順利建起了新房,結束了浪蕩生涯。

共同繁榮發展,共同團結進步。在支部及全體黨員的努力下,畲漢兩族團結相處,十多年來村中畲漢兩族民眾團結一家親。諸如漢族民眾為畲族困難家庭繳交電費,畲族民眾為了漢族民眾的輾轉奔走,畲族民眾將自己的空屋送給漢族民眾居住的事便層出不窮。

靚麗村寨的黨旗紅

龍頭村的山鬱鬱蔥蔥,龍頭村的景多彩多姿,但最美的還是那抹黨旗紅。

龍頭自2006年啟動新農村建設以來,有8個自然村落完成了村莊整治,拆除了9000多平方米的空心房,平整規劃出15000多平方米的公共用地,整村推進的步伐日益加快,民族山寨的異樣風情得到卓有成效的展現。村莊乾淨整潔,四周鳥語花香,竹木圍柵,一派田園風光和濃郁的民族特色吸引贛閩粵三地的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觀光拍攝。這個村也連續多年在新農村建設中獲得市、縣先進,2007年11月,還作為唯一參觀點接待了贛州市少數民族新農村建設工作現場會的現場觀摩。

作為戰鬥的保壘,黨支部率領全體黨員在龍頭村的嬗變中攻堅克難,身先士卒,8個建設點,每個點都是黨員擔當理事會長,每個理事會都組建了黨小組,充分展現了“一個黨員一面旗”的風采。

為了解決村中無房戶的住房困難,黨支部號召全體黨員捐資修繕了原來的村國小,全體黨員親自上陣,短短几天時間就將一所舊國小校舍變成了村里通水通電通路的“廉租房”,讓6戶困難的民族兄弟有免費的新房。47歲的畲族黨員藍福英是老藍屋新農村建設的理事會長,他為了推動空心房改造,力排家人和兄弟的阻力,率先拆除自已破舊的祖屋,帶動村民平整出近萬平方米的規劃用地,既節約了土地,又改變了村莊面貌。

新發展的黨員藍躍東,在新農村建設中自發組建用水協會,動員民眾籌資、投工投勞,使全村民眾徹底改變扁擔水桶挑水度日的歷史。在改水的兩個多月時間裡,他每天都堅守工程一線,義務為民眾接水管、裝水錶。他還自己墊資為村中所有的五保戶、低保戶及公共場所安裝了水管,接通了自來水。

2008年初,在嚴重的冰雪災害面前,黨支部一班人晝夜奮戰,一方面帶領民眾生產自救,為果樹除雪保暖,另一方面還要組織民眾為最邊遠的小馬頭小組解決斷電問題。普通黨員王金才主動請纓,帶領民眾足足苦幹了30多天,終於將通往小馬頭的線路重新架設起來。穿越了5座高山,將100多根木線桿換成水泥桿,王金才及他的戰鬥黨小組在架通線路的同時,也將一面面黨旗插在了一座座高山之巔。

“龍頭村里龍頭昂,黨支部里放光芒。果樹種山崗,老寨建新房,畲漢兄弟心裡亮堂堂。”伴著迴蕩在大山之間的畲族山歌,鮮艷的黨旗高高升起,盤古嶂為之讚譽,龍對頭溪為之呤唱。

榮譽

龍頭畲族村先後列為全市少數民族新農村建設現場會、全市民族宗教“三項”重點工作現場推進會現場參觀點和全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點、全市首批“四特”建設示範點,多次被評為省、市、縣少數民族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和縣文明示範村創建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村黨支部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基層黨支部。2014年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2016年被評為會昌縣“最美村莊”,2019年被確定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