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邦鎮

龍邦鎮

龍邦鎮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市南部,南與越南為界。面積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799畝,邊境線長43.85公里,人口1.8萬,多為壯族。轄2居委會、10村委會,有76自然村。轄12個村(街)公所,58個村民委員會。與越南接有6個村,27個屯。有龍邦、其龍2個圩場。1990年全鎮有3171戶,人口1666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12人,有壯族16556人,苗族112人。 龍邦,壯語意為桄榔樹的山弄,後諧音改為龍邦。清代在此設邊防關隘。亦稱隘圩。為中越邊境貿易互市點,對外開放口岸。為竹木、金銀花、木鳳梨、山楂、蜆木砧板集散地。圩南有“十二道門”及“金雞炮台”古蹟。每年農曆五月十三為傳統的歌圩日。田龍公路終點。有公路通越南高平。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清光緒間為安寧、坡豆團地。

民國21年為龍邦鄉,為南區區駐地。解放

1950年屬地州區,區駐坡豆,後遷地州稱第五區。

1951年8月增設龍邦為第五區,地州改為第六區。在靖西縣南部,南與越南為界。

1952年為龍邦區。

1958年建為公社。

1962年復名區。

1966年復公社。

1984年改設鄉。

1992年改置鎮。

地理環境

地質

地屬山區,多為石灰岩岩溶峰叢及其谷地,部分為砂頁岩土坡。

氣候

地處低緯度,但地勢較高,氣候溫和,年降雨量1937毫米,為全縣之冠。

交通狀況

龍邦地片邊防,邊境線自西路87號至98號(甲)界碑,緊靠越南。龍邦街西側山上有清末抗法戰爭時期建造的金雞炮台、碉堡“十二道門”;靠近越南的龍邦排乾屯是中越邊境貿易點。公路有頭(塘)龍(邦)線,呂(平)平(孟)線及其龍支線,北通縣城,南出國境通越南茶靈縣和高平省。西通往那坡縣平孟。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龍邦鎮 龍邦鎮

已探明的礦產品有錳、硫鐵、鋁土、紅銻、磷、重晶石等18個礦種,鋁土礦品位高、埋藏淺、易開採,儲量達25億噸,是目前廣西探明的特大型鋁土礦床之一。錳礦藏量為2400萬噸,硫鐵礦546萬噸,重晶石300萬噸,錳和硫鐵已開發並取得效益。

植物資源

森林面積17509.5畝,植樹造林以松、杉、椿為主,其他為薪炭林。

水資源

境內山巒密布,主要河流有龍邦河、其龍河,小型水庫有那坡、呂那、呂平等。還有機電抽水站、小水電站等設施。水力資源總蘊藏量為10萬千瓦,可開發利用為5.76萬千瓦,現已開發2.9萬千瓦。

農業發展

龍邦鎮狠抓農業基礎,以農業科技為先導,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確立和實施大農業戰略。實施“噸糧田”、“三熟制”工程,推廣農作物良種和旱育稀植、水稻拋秧、地膜覆蓋等適用先進農業技術;積極發展農業綜合經濟,努力建立煙、蔗、果、茶等農業支柱產業;進一步鞏固綠化造林成果;大力發展畜牧水產業;圍繞農業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基礎設施

龍邦鎮 龍邦鎮

能源建設方面,投資1200萬元包括裝機容量為1500千瓦發電站和1000多畝農田灌溉的峒牌水利樞紐工程順利開工;交通建設方面,完成或部分完成了靖西至德保興旺、舊州至個寶、呂平至其龍3條四級公路59.3公里;通信建設方面,年內全縣24個鄉鎮全部開通了程控電話;市政建設方面,完成了6條街道路面的整修、鋪設,興建了龍潭水廠的過濾池,完成了農貿市場北面房地產開發區的規劃、設計和“三通一平”工作,靖西賓館、星園大酒店相繼落成開業,三牙山新開發的景點正式向遊人開放,工商、建設、公安等有關部門加大對縣城交通秩序和臨時擺買攤點的整治力度,市容市貌明顯改觀,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

名優特產

主要有桐油、柑橙、大果山楂、大香糯、大肉姜、大麻鴨、五趾蛤蚧、灶番、茴油、茶葉、金銀花、田匚、矮巴、繡球、壯錦、香糯、田七、大果山楂、八角、矮馬。

主要機構

鎮直屬單位有教育辦、供銷社、糧所、農行營業所、稅所、財政所、工商所、食品站、農業推廣站、衛生院、計生站、郵電支局、獸醫站、電影院、文化站、農經站、廣播站、農機站、林業站、水保站等。中華人民共和國龍邦支關、龍邦派出所、其龍邊防派出所在鎮境內。

旅遊景點

坡嘎拉地下長城

龍邦鎮 龍邦鎮

在廣西中越黃金旅遊帶靖西的邊防重鎮龍邦鎮,有一個獨特的邊關探秘旅遊風景區,它就是坡嘎拉“地下長城”。始建於1892年的坡嘎拉地下工事,一直是中國的國防軍事基地。山中工事經多年修築,與周邊地形相結合,以坡嘎拉山為中心,有九層地道防禦體系,地道與四周山嶺脈脈相連。長達十多公里的地下工事,曲折貫通邊關數十座山中地下洞穴,形成了格局離奇的軍事迷宮。該地下工事設施具有防禦火攻水攻、步兵坦克、飛機大炮以及巡航飛彈、核彈爆炸等各自不同的功能,同時具有觀測通訊、指揮調度、屯兵出擊的地下控制指揮中心,設計科學,工程宏大,防衛堅固。通過設有堅固的明暗碉堡機關守護,打開鈦鋼製造厚重堅固的工事大門,走進鋼筋混凝土澆鑄的地道,哨兵崗、指揮所、武器庫、住兵房、地下醫院以及汲水運糧等設施一應俱全。

十二道門

十二道門位於距靖西縣城42公里的龍邦圩南1公里的七星山頂,是建在山頂土層下的一個圓盤狀軍事大堡壘。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用大塊料石砌造。這個堡壘,長31.5米,寬22.5米,高11.4米,占地708.3平方米,頂上覆蓋著一兩米厚的土層。共有12道拱門,由12條1米左右寬的通道與內堡連線,因名“十二道門”。向北的正門,門額刻“邊民永賴”四字,另有門額刻“十二道門”或“堅守十二道門”。拱門後面連結的暗道縱橫交錯,組成梅花形的堡壘平面,其中有五條石級通道通頂。不明其中結構者入內,很容易走錯路。堡內設糧倉、水池、彈藥庫、觀察所、隱蔽部等,可屯兵五六十人,頂部設多個炮位。堡壘外沿山邊,有一道半環形的戰壕,是為前沿防禦陣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