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句容龍舞《二龍戲珠》淵源於三百多年前句容農村的“燈會”,據傳農曆正月十三晚,句容的四鄉八鎮均有家家“挑燈”、戶戶“出燈”,沿村頭巷尾、田間小道崎曲巡遊,以祈風調雨順之習俗,繼而引發年輕好勝者刻意拼接數十盞燈籠,學游龍嘻戲狀“行、走、竄、跳”,故作表演,予人觀賞,時稱“跳燈籠”。
太平天國年間,有山東智者為此研製出“連體燈籠”,後稱“龍燈”,挑燈者練習“站、蹲、跪、挪”功夫,龍游出滾、翻、跳、絞、穿等固定套路,逐漸形成“跳龍燈”這一民間技藝。
解放前,句容的《跳龍燈》多用於禱疫禳災祈太平等祭祀典禮,封建迷信色彩極為濃厚,因此它隨農家收成好壞而興衰,解放後一度被淹沒……
1985年春,句容文化局組織專家深入南鄉“山陽地”等村,對頻臨滅跡的“跳龍燈”進行搶救性挖掘整理,歷時半年多撰寫了大量的圖文資料,在全國民間藝術界引起強烈震驚!1987年10月,句容龍舞《二龍戲球》獨領風騷,入選《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從此,句容各地的“跳龍燈”統稱為:句容龍舞《二龍戲珠》。
來歷傳說
相傳句容赤山湖的赤山之巔,有座天雲寺,又名祠山行宮,主供張大帝。清康熙六年(公元1662年)元宵節,山下各村民眾為爭先上山祭祀,發生鬥毆,相持不下時,三陽地村一吳氏女子站了出來,端起內盛茶水的大石臼,放於一大樹樹椏之上,聲稱誰能捧起石臼喝了茶水算獲勝。此舉為各村民眾驚嘆不已,自甘認輸。於是三陽地村的村民先行上山,從祠山行宮奪得了兩座“神亭” 、一張四腳雕龍的香案和兩架龍燈。這兩架龍燈從此成為該村的祭祀用具和娛樂道具,並由此形成了舞蹈《二龍戲珠》。
表演內容
三陽地的龍舞《二龍戲珠》,以“珠引龍舞、雲隨龍翻,龍雲穿插、二龍戲珠”為主要內容,隊型主要有:龍筐、二龍吐水、龍井、上水波形、下水波形、二龍戲珠、龍穿梅花、螺螄單結頂、龍戲尾、龍戲情、八瓣花等。
表演說明
龍舞《二龍戲珠》為兩條龍,每條龍龍身長19米,10人一條龍,共20人舞動表演。一人持龍珠領珠,另有數十人舉旗打傘、敲打鑼鼓、表演雲片。
出行時,鑼鼓開道,龍旗龍傘,浩浩蕩蕩。進入場地,在熱烈的鑼鼓聲中,兩條巨龍高躍如龍騰九霄,低游似蛟龍翻海,或依偎交纏,或分飛雲天,在翻、滾、轉、穿、跳、躍間,完成十餘個套路及眼花繚亂的幾十種隊型。10至20多名姑娘的雲片表演,更襯托出巨龍的矯健。龍舞《二龍戲珠》展現出了一幅雙龍鬧海的畫卷,場面的壯觀。
表演特點
據專家考證:因《二龍戲珠》演變形成於三山抱一湖的閉塞地帶,環境造成它獨樹一幟,與全國各地龍舞相比有著千差萬別、大相逕庭的獨特風格。
1、雙龍多半在表演者身體的中下部表演,故稱“低架龍”,又稱“滾地龍”。
2、雙龍有公母之說,所表演的各種陣式和套路均有相應的人性化的舞蹈語彙,素有“陣式在喊叫,套路會說話”的說法。
3、表演者要“手活眼快,臂甩步緊”。在定位和隊形變換上均按“天園地方”的傳統手法操作,雙龍要整體構圖、弧線運行、平衡對稱貫穿始終……
發展歷程
龍舞《二龍戲珠》,歷史悠久,流傳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1999年5月,句容市文化局組建“句容民間舞龍隊”廣招舞龍藝人和戲劇音樂界專業人員博採眾長,集思廣益,對原版《二龍戲珠》的龍製作、傳統套路、服飾伴奏等進行了為期四個多月的加工提練後參加江蘇《世紀龍舞》大賽,獲雙龍組唯一金獎!年底又參賽於中華全國《國安杯》龍舞大賽再獲金獎。為迎接澳門回歸,在天安門廣場、長城八達嶺上一展句容龍舞《二龍戲珠》的獨特風彩!
1988年,三陽地《二龍戲珠》被編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
1999年,2000年,句容組隊,《二龍戲珠》赴南京、北京參加了江蘇省和全國舞龍大賽,均榮獲金獎。
2000年,句容黃梅鎮組建民間藝術團,學習、演出《二龍戲珠》。至今,活動頻繁,深受歡迎,經常在本市及南京、鎮江、蘇錫常地區演出。2000年6月,在句容市政府、市文聯、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句容市嘉慶藝術團”應運而生,從而給《二龍戲珠》安了家、落了戶。十二年來,該團以《二龍戲珠》為主要產品,使之廣泛用於省、市內外的政府工作、市場運作等禮儀慶典活動,累計大、中、小演出700餘場,深受國內外觀眾的好評!
2005年元宵節,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江蘇衛視《農村欄目》三次為句容龍舞《二龍戲珠》作現場直播和報導性播出。
2006年9月,句容龍舞《二龍戲珠》首批獲準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007年,龍舞《二龍戲珠》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