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麥地那龍線蟲是一種大型線蟲。雌蟲大小為(60~120)cm×(0.9~2)mm;雄蟲長12~40mm,寬0.4mm。雌蟲排出幼蟲入水,幼蟲在水中可生活7天,被中間宿主劍水蚤吞食後體內發育為感染期幼蟲。如人誤飲含有感染期幼蟲的劍水蚤所污染的水後被感染。感染期幼蟲在患者體內移行和發育過程中,所在部位無任何病變。成蟲成熟時,穿過結締組織朝下移行。在成蟲移行至皮膚表面和準備排出幼蟲前,常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當移行至皮膚表面時,蟲體前端組織溶解,釋放大量代謝產物進入宿主體內,引起變態反應。
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8~12個月,受孕雌蟲移行至小腿、足或陰囊等處皮下組織,局部可出現紅斑、水腫、瘙癢等症狀,伴噁心、嘔吐、頭暈等。蟲體在皮下停留1個月後,大量幼蟲從蟲體前端釋放,在局部皮膚表面出現微紅色丘疹,繼而發展數厘米的水皰。水皰內黃色漿液巾有大量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及幼蟲。水皰形成時,常伴局部瘙癢和劇烈燒灼感。水皰破裂,變態反應減退,繼而膿腫形成。若無繼發細菌感染,膿腫逐漸縮小,留下一雌蟲伸出縮回的小孔。幼蟲全部排完後雌蟲死去,被組織吸收或鈣化,逐漸痊癒。繼發感染為本病最常見的併發症。局部如繼發細菌感染可並發急性皮下膿腫,慢性潰瘍、蜂窩織炎及敗血症,感染消退發生纖維化。蟲體在組織移行時,常使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診斷
檢查潰瘍面及幼蟲為確診本病的最可靠方法。在流行區如發現患者下肢皮下組織有滑動而硬的長帶狀蟲體即應考慮本病可能,如在潰瘍面洞孔查見成蟲,或在洞孔排出的乳狀漿液內,或在鄰近組織、關節腔無菌積液中查見幼蟲即可確定診斷。有時在典型丘疹形成前患者可感覺到皮膚內的蟲體但應與皮下寄生的裂頭蚴相鑑別。死亡鈣化蟲體依據X線平片可作出追溯性診斷。感染早期,血內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免疫學試驗尚處於探索階段,包括蟲體抗原皮內試驗及螢光抗體檢查,有輔助診斷意義。
治療
本病尚無特效療法。摘出蟲體是惟一可靠方法。
1.阿苯達唑,服2天或3天,或甲硝唑服10~20天,可迅速緩解症狀,並減輕局部炎症與水腫,促進蟲體自行排出或較易摘除。
2.取蟲療法,本病流行區居民習慣採用這一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即將暴露的蟲頭端纏縛於一根小棒上,慢慢卷繞其蟲體每次可卷出5cm長每天重複1次,約3周可將蟲體完全卷出。若整個蟲體已在皮膚內或在深部膿腫內,可採用外科手術取出。
3.對症治療,包括抗過敏、止痛、抗感染及破傷風抗毒素,皮膚局部可用氫化可的鬆軟膏塗布。
預後
一般預後良好,若蟲體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可引起截癱。
預防
預防本病應從改良衛生習慣,改變取水方式,禁飲生水等。煮沸或加氯消毒殺死水中的劍水蚤是避免飲水感染的簡便方法。生物方法可在有劍水蚤的水域中飼養嗜食劍水蚤的魚類(如柳條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