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永和橋

江永和橋位於龍泉市安仁鎮項邊村,原名永寧橋,始建於明成化元年(1465年),取名永寧,清順治間毀於火,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建,易名永和橋。

介紹

位於鎮中心,橫跨安仁溪上。明成化年間募建,原為浙閩行旅必經之地,原名“永寧橋”,因安仁三坊村民並不安寧,曾發生過械鬥,知縣出面調解,三場村民以團結和好為重,共同籌資加固修建,故更名“永和”。

其他

其工藝精湛,別具匠心,有一定科研價值。全橋2、3、4淨跨16.9,17.1,18.4米不等,系木石結構,簡支懸臂結合,墩、台用條石乾砌,頂部有縱橫聯搭疊木7層,層層挑出,構成懸臂,擠跨用巨松,每孔9根,上覆用硬木橋面板。全橋有橋層42間,中有橋閣,兩端各有木構橋堡一座,斗拱層疊,飛檐四起。橋內設欄乾木凳,供行人歇息。兩端各有條石踏步27級,自上而下,連線街坊。橋門上懸掛“永和橋”扁額,全橋雕樑畫棟,十分壯觀。古人詩云:“風帆葉葉漾中流,兩岸疏林繪晚秋,橫鎖彩虹分玉鏡,鍾靈不亞古槎州”。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