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572畝(其中:田1052 畝,地1520畝),人均耕地0.68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3,63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0.00 畝,人均經濟林
果地0.02畝,主要種植櫻桃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5.00畝,其中養殖面積45.00畝,荒山荒地1,000.00畝,其他面積6,600.0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服務業,主要銷往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7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0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小豆腐製作特色產業。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0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85萬元,占總收入的41.24%;畜牧業收入350萬元,占總收入的21.8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700頭,肉牛237 頭,肉羊280 頭);漁業收入30.00 萬元,占總收入的1.69 %;林業收入78萬元,占總收入的4.69%;第二、三產業收入528萬元,占總收入的 31.24%;工資性收 62.78萬元,占總收入的2.82 %。農民人均純收入2553元,農民收入以 第二、三產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6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1人(占勞動力的 0.16 %),在省內務工161人.省外務工40人。該村東鄰六街村委會, 南鄰三家村委會,西鄰甸中村委會,北鄰舊寨村委會 。轄龍朋等1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142戶,有鄉村人口3800人,其中農業人口3767,勞動力334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090人。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11
15戶通自來水。有1115戶通電視,有111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1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100 %和100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5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16戶(分別占總數的 67.24 %和 42.25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頭1.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03 輛,拖拉機121 輛,機車 180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15.00 畝,有效灌溉率為35.58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915.0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25 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41 戶;建有小水窖82 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17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18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2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98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2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72.00畝(其中:田1,052.00 畝,地1,520.00畝),人均耕地0.68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3,63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0.0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2畝,主要種植櫻桃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5.00畝,其中養殖面積45.00畝,荒山荒地1,000.00畝,其他面積6,600.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服務業,主要銷往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7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0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小豆腐製作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1142戶,共有鄉村人口 3800人,其中男性1804人,女性1996人。其中農業人口3679 人,勞動力3346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彝、傣族混居地),其中彝族 1210 人,白族、傣族90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4人,占人口總數的4.99 %。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達361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15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4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1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5 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1 個。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 26,840.00 平方米,擁有教師84人,在校學生 1069 人,距離鎮中學1.0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64人,其中小學生1069人,中學生395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圖書室 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2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龍朋村委在龍朋鎮政府所在地,鎮內有省道線南北縱貫,是雙龍公路、龍甸路的起點,交通甚為便利,龍朋建有兩個農貿市場,逢1、6日趕集,日交易額達上萬元,是石屏縣北部山區主要的商品集散地。龍朋村委村民雖然大多數人都是農業戶口,但大都從事副業,生活條件較好。
龍朋村委社會文化資源豐富。鎮政府所在地龍朋,有明朝水師都督龍在田墓碑,墓碑寬1.5米,高9米,四周有護欄,氣勢宏偉。有李恆升故居(現修復為國小),恆升故居是龍朋富商李恆升於年先後捐資而辦起來的自費學校,占地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000平方米,此房屋造型左右對稱。龍朋政府老辦公樓,因形如飛機,故得名為"飛機房",正在申報為州級文物保護對象。龍朋村民龍力保家有阿迷州石條一塊,長2.5米,高0.6米,重達幾噸,據說此石是從阿迷州人力運輸到此的,和明朝都督龍在田有關。此上述有形的文化遺產之外,龍朋不還有與上述遺蹟有關的許多傳說:"恆升與桑梓""剋死阿密州官石條傳說"等。龍朋四面環山,有大、小龍潭,在大河、小河、中溝,水資源十分豐富。
龍朋飲食文化最有特色的是小包豆腐、涼米線、涼卷粉,這些小吃在鄰近鄉鎮都十分有名,名傳四方。
傳統地道的民族歌舞,加上大、小龍潭旖旎的風景,龍朋盛產的櫻桃、楊梅、李子、桃子等四季鮮果和豐富的食用野生菌,更主要的是龍朋村豐富的社會文化資源,構成了龍朋特有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社會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