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庵

龍庵

龍庵從前真的藏著龍,北有雙龍山,南有龍山,故名會龍庵。該埯系木質結構的樓屋,坐北朝南,約400平方,周圍是荒地。庵內有木雕如來佛與泥塑觀音菩薩,在土改時清除。現為古遺址。

龍庵簡介:

安徽省重點寺院。原名水陸殿,俗稱“老龍庵”。位於九華街化城寺西。始建於明代。當時有龍庵和尚(名利,祁門縣人)在此刻苦清修。明天啟二年

..

(1622)94歲,臨終拈偈語:“歸來懸崖空撒手,溪山處處是蓮宮。”於是跏趺而逝,異香滿室。後僧眾仰師大德,易殿名“龍庵”。清康熙年間為化城寺西序寮房之一。道光三年(1823)住持僧壽山重修。鹹豐年間毀於兵火。光緒年間住持僧守安復興。1925年住持僧聞經。1929~1942年住持僧海霖、德輝。1943年住持僧佛寶。1949年住持僧樂崇。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毀。1980年九華山管理處重修。1989~1993年九華山佛教協會進行全面維修並重塑佛像。1994年比丘尼入居。今住持尼果德。庵坐北朝南,民居式,2層樓宇。高15米、長23米、寬26米。前有門樓,長10米、寬7米。建築總面積1266平方米。大殿樓上供有1995年從化城寺移來的緬甸釋迦玉佛1尊;樓下供地藏菩薩像。1997~1998年住持尼果德在三庵(龍庵、新龍庵、長生庵)前原門樓舊址新建韋馱殿,坐北朝南。高8米、長10米、寬8米,建築面積80平方米。又在龍庵前廣場新建月牙池,面積85平方米,圍有白玉石蓮花瓣、石獅等浮雕欄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