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傳統
自古以來,該村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就有善於手工編織篾活的傳統,比如:斗笠、扇子、籃子、背籠、糞箕、筲箕、筐子、竹籠等。尤以斗笠、扇子、籃子出名。本地就有歇後語:龍巷的斗笠——現編的(意在某人說謊隨口就來,同時也說明龍巷人篾活手藝精湛快捷)。這些產品不僅銷往谷城、老河口、襄樊、十堰,而且還遠銷陝西、河南等地。1945年——1948年,村民無償為八路軍、新四軍編織油紙斗笠近萬頂,為中國革命最後勝利做出了較大貢獻。
現狀
該村地處平原,交通便利,土質肥沃,人多地少。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紛紛走出家門,闖入城市,參與建設。椐統計,該村常年在外務工經商人員就有,年收入可達8000萬元。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村容村貌日新月異。2000年,由村民和在外地工作人員共同出資120萬元新修兩條分別長1560米,寬6米和長400米,寬4米的水泥公路橫貫全村。現已形成小型集貿市場,公路兩側商店林立,新型集鎮初具雛形。到2005年,該村擁有大小拖拉機 台/套,私營企業 家,農用運輸車 輛,客運車 輛‘收割機 台,集炸油、供電氣、運輸、收割、商貿於一體,年創產值3000萬元。特別是2004年國家實行免徵農業稅後,2006年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年人均純收入達到元,比1982年的人均87.30元增加了近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