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學林

龍學林,正科級職稱。1935年12月出生,雲南祿豐人。苗族。中共黨員。畢業於雲南大學歷史系。曾任雲南省祿豐縣委統戰部幹部(1993年退休)。是楚雄州第五、第六屆人民代表。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正科級職稱。1935年12月出生,雲南祿豐人。苗族。中共黨員。畢業於雲南大學歷史系。曾任雲南省祿豐縣委統戰部幹部(1993年退休)。是楚雄州第五、第六屆人民代表。1954年被違心的保送去讀師範。因此就把師範作為跳板,畢業出來教了兩年書就跳槽考取了雲南大學歷史系,成了祿豐縣苗族的第一個大學生。在全民困難的3年中,他是全校3700多名學生中第一個害了腫病的人,但意志戰勝了困難,堅持到了畢業,1963年分配工作,不久就隨著各項運動的開展,被抽調參加了從"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運動。從此荒廢了學業,誤了青春年華,把年富力強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無聊的事業中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撥亂反正,黨提出挽救民族文化遺產,他才開始覺悟。他利用工作之便,從書上取材,在社會中找知識,剪報、索抄、買書、訂閱雜誌、錄旁人講話,就變成了他最大的樂趣與消遣。這種業餘的愛好和全部精力,使他收集了12大類裝訂成冊的資料,系統的蒐集了基督教各派傳入滇中各族的史料,這就使他的《宗教志》更加豐富,加之檔案材料的佐證,使他的《統戰志》更加充實、完善、詳實。為了不失前人的足跡,從1989年起,他又整理了基督教各派傳入滇中的史料,先後在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辦的刊物《雲南宗教研究》上發表,獲得編輯部的好評,這是鮮為人知的過去未曾入史料的第一手資料。從1981年起,又在雲南省民族理論學會上,針對楚雄地區山區民族經濟文化落後的情況,寫了論文、部分發表在該理論會的刊物上,除此還對有代表性的苗族村寨寫了村史。1978年為了落實中發(78)11號、55號檔案(關於複查、改正、落實、錯劃右派的政策),由於部長長期帶病,不能堅持工作,從複查改正到最後落實,幾乎都是他獨擋全局,全盤負責,工作有始有終,最後圓滿完成了全部175人的改正工作。 隆恩存,高級經濟師。壯族。1936年6月出生,廣西武鳴人。中共黨員。1961年畢業於黑龍江商學院。曾在武鳴縣商業局、財辦、縣政府辦公室、南寧市農委等部門工作。現任南寧市人大農業委員會主任。

主要成就

參加編輯《南寧市水果自然資源調查與區劃規劃》;寫有論文《為加強農業基礎鼓實勁》,在《中國管理科學文萃》上發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