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光寶塔

龍光寶塔

級 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公布時間: 1983年4月 隸屬管轄:會昌縣博物館 開放情況:免費開放 時 代:明代 類 型:古建築 地 址:贛州市會昌縣縣城西南3公里貢水西岸 龍光寶塔,地處江西省會昌縣文武壩鎮塔豐村,矗立於城西南的貢水西岸,位屬辛方,古人認為地維闕陷,所以建塔以培文峰,寄望邑內文風蔚起,擢科登弟。此塔四周青松環擁,溪水隱流,遠望寶塔,直刺蒼穹,塔光水影交相輝映,為會昌城外醒目的人文景觀之一。

基本信息

建設歷史

龍光寶塔肇基於明朝天啟四年(1624),知縣梁弘建倡建,僅建兩層而止。至清朝康熙元年(1662),縣衙撥三百餘金,所以再建兩層,又輟於財力不濟。康熙二十年(1681),鄉紳沈茂賡、李召升、沈茂升和諸生賴之捷等倡建,斂資購磚七十餘萬塊,募夫八千餘工,竹木數千根,灰數千萬,生鐵數千斤,經一年半左右,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冬

塔景 塔景

大功告成,共費白銀一千四百餘萬斤。自肇基至竣工,時建時輟,前後經歷六十個春秋。

構造

該塔為閣樓式磚石塔,塔高 51.188米,八面九層、白灰覆面,底層對外角寬12.7米,對面寬11.25米,牆體厚3.85米,階梯寬0.7米,塔基占地面積116平方米。塔頂呈葫蘆形,由特製鐵鍋裝蓋三層封頂。塔南面第二層嵌著紅石碑,陰刻“龍光寶塔”四字。塔內部為雙向壁內折上式結構,每層辟門,倚柱、額仿等仿木構件及樓板,設計頗具匠心。登塔遠眺,可見嵐山巍然蒼翠,田疇縱橫交錯,貢水蜿蜒如帶,鄉村景觀極富詩情畫意。

夜景 夜景

修繕

2009年12月31日,會昌縣隆重舉行龍光寶塔修繕及附屬工程竣工典禮。據介紹,龍光寶塔始建於明朝天啟四年,距今近400年,塔身8面,外9層內12層,是贛南現存明清古塔體量最大的一座,是貢江源第一塔。但因建築年代久遠,歷經歲月滄桑, 塔體破損嚴重。為傳承歷史,保護文物,該縣多方籌資350萬元,修繕龍光寶塔。龍光寶塔修繕工程的竣工,使會昌山森林公園、老虎頭電站與龍光寶塔園區融為一體,為會昌縣城再添一道靚麗的人文景觀,既傳承了歷史又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