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三明龍上村位置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龍上村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新陽鎮,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由北而南形成一條狹有盆地,北有1271米的銀鳳亭,平均氣溫為17℃至18℃,平均降雨量1774毫米,無霜期280天,非常適宜亞熱帶植物的生長。森林資源豐富,村擁有林地面積2775畝,其中商品林2104畝,生態公益林492畝,毛竹130畝,森林覆蓋率75%。龍上村是新陽鎮的糧食和經濟作物主產區,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木薯、茶葉、各種瓜類等。食用菌有蘑菇、草菇、木耳、茯苓、姬松茸等。水果主要有柑桔、金柑、油柰等,土特產品有天然紅菇、紅曲、草蓆、等,境內小支流縱橫密布,水利資源較為豐富,全村現有小型發電站1座,裝機容量50千瓦。通訊、廣電設施完善,全村程控電話裝機500多部,小靈通50多部,移動、聯通有效網路覆蓋。路電視覆蓋率達98%。本村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飲水工程日趨完善,村自來水供水可達50噸。富繞的物產,便捷的通訊,充足的電力以及優質的服務。自然風光
赤壁亭“赤壁亭”位於福建省尤溪縣新陽鎮龍上村,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赤壁亭”邊還建有一座“馬氏三仙”寺。明正德皇帝曾遊覽此廟,金字題榜“赤壁洞天”匾牌。該亭“文革 ”時間被毀,1978年重建,聞名遐邇,氣質清晰
天然紅豆杉“植物大熊貓”
林業大縣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山區的新陽鎮龍上村,方圓幾十公里的村落分布有上百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被譽為“植物大熊貓”的野生天然南方紅豆杉群落,實屬稀有少見。近日,筆者前往新陽鎮龍上村眼見為實。這些野生天然南方紅豆杉有的單株生長,有的三三兩兩地分布在村落里的半山腰或山路旁。樹姿優美,樹幹結實粗壯,枝繁葉茂,蒼勁挺拔,色澤美觀,四季常青,鬱鬱蔥蔥,一派生機盎然。當地的農民說,整個村落大大小小的野生天然南方紅豆杉有上百株之多,樹齡達上百年的有二三十株,最長樹齡的有千年了,成了廣大農民的“風水神樹”。野生天然南方紅豆杉,屬常綠針葉喬木樹種,多為林中散生林。由於分布較為廣泛,多屬鳥類取食帶傳播,故很分散、零星。據考證,紅豆杉是第三世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也是恐龍時代的植物,在地球上已生長了250多萬年,享有植物王國里的“天然活化石”之譽。它材質堅硬,刀斧難入,有“千樅萬杉,當不得紅榧一枝椏”的俗話。邊材黃白色,心材赤紅,質堅硬,紋理緻密,形象美觀,不翹不裂,耐腐力強。可供建築、高級家具、室內裝修、車輛、鉛筆桿等用。種子含油量較高,是驅蛔、消積食的珍稀藥材。
每年到了12月份,這些紅豆杉樹上便會結出一串串紅彤彤的紅豆果,外紅里艷,宛如南國的相思豆,即可寄託人們的相思,又扮靚了方圓幾十公里的山村,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紅豆杉全身是寶。
據林業專家介紹,野生天然南方紅豆杉因其資源稀少,被列為世界珍稀樹種加以保護,聯合國也明令禁止採伐。它喜陰濕環境、溫暖濕潤的氣候,不但具有耐旱抗寒、抗病蟲害,較強的萌芽能力,生長緩慢,壽命長等特點,而且具有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從紅豆杉樹皮和枝葉中提取的紫杉醇,是國際上公認的防癌抗癌的藥劑,每公斤售價為500~1000萬美元;紫杉醇用於治療晚期乳腺癌、肺癌、卵巢癌及頭頸部癌、軟組織癌和消化道癌。紅豆杉枝葉用於治療白血病、腎炎、糖尿病以及多囊性腎病。它還具有利尿消腫、治療腎臟病、糖尿病、腎炎浮腫、小便不利、淋病等功效。同時,它還可廣泛套用於水土保護和林、園藝觀賞林,是新世紀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建設秀美山川的優良珍稀樹種,被人們形象地稱之為珍貴的“黃金樹”與“搖錢樹”。
如今,天然野生南方紅豆杉已不多見了。在尤溪縣新陽鎮龍上村還分布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天然野生南方紅豆杉群落,極為難得,令人驚嘆。它集材用、藥用、觀賞於一體的中亞熱帶天然樹林,具有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成為專家學者考察自然生態的絕妙之地,也為研究紅豆杉的地理分布、生長、適性、藥用等研究,產業種植提供了寶貴條件和科學價值。
目前,這上百株稀有珍貴的野生天然南方紅豆杉,已被尤溪縣政府定為重點名木古樹,對其掛牌“亮劍”實施管理和保護。隨著國家生態建設的進行和全社會對紅豆松珍貴樹種這個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的進一步認識,現已成為鄉村植樹造林和城鎮園林綠化的後起之秀,它已不“珍稀”和“瀕危”了。
近些年,尤溪縣委、縣政府以創綠色農村家園為切入點,以建富裕新村為結合點,營造全民參與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良好氛圍,把大種珍貴樹種作為一項造福子孫後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生態工程、文化工程,落實好在農村房前屋後等非規劃林地種植珍貴樹種的優惠政策,紅豆杉等珍貴樹種在廣大百姓中深深紮下了根,成了農民在農村房前屋後等非規劃林地科學造林綠化的香餑餑。前些年,該縣在鄉村房前屋後的拋荒地、旱地、園地、村莊道路到村頭村尾四旁周圍種植的紅豆杉珍貴樹,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在農民的精心呵護下,有的已成林了,即保護了生態環境,又綠化了家園,形成了打造鄉村一張名片、一道風景、一方風水、一種文化、一個品牌的新農村生態建設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