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木板書即木板大鼓,最早起源於明朝時期的山西胡家,在大遷移中傳入河北、河南一帶,河南稱木板大鼓,河北稱木板書,後來形成的西河大鼓、京韻大鼓,也是在木板書的基礎上結合地區音韻,並加入多種伴奏樂器發展形成的。
齊齊哈爾木板書,書目分中長篇及書帽、小段,題材多為歷史演藝、民間故事、通俗小說等。
傳承
木板書的傳承人鄭煥江1918年出生於河北省,14歲拜師學習木板大鼓,隨師傅到山東、天津、東北等地演出,50年代初,來到齊齊哈爾富拉爾基區,黑龍江廣播電台和齊齊哈爾廣播電台曾錄製了鄭煥江演播的多部長篇傳統書目《楊家將》、《呼家將》、《岳家將》、《東漢》等等。鄭煥江是一位民間藝術家,為人忠厚,善於學習,有深厚的藝術家功底,勇於改革創新,過去民間大鼓曲調單一,平鋪直敘,鄭煥江首先從曲調唱腔中進行改革,結合書中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情節的發展來創腔,人物按行當表演模仿,並借鑑京劇的念白和身段,塑造人物性格,運用各種拖腔和顫音,當人物思想鬥爭激烈或者情節發展到高潮時,他的唱腔加速,用大段貫口,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木板擊節,鼓音伴唱,腔正韻圓,情節跌宕,提起齊齊哈爾木板書,我們的記憶就被拉回到半個世紀前,一部長篇木板書《楊家將》在齊齊哈爾廣播電台播出,民間藝術家鄭煥江的名字成了人們心中最耀眼的明星。半個世紀前,社會上的娛樂休閒方式還很單一,一部長篇木板書《楊家將》豐富了人們業餘生活。演播者就是民間藝術家鄭煥江,每到中午時分,人們寧可不吃飯、不幹活,也要聽完鄭煥江的木板書。負責挖掘整理鄭煥江木板書的李國梁介紹說,當時,鄭家有個說書館,整個富拉爾基區,就屬那兒熱鬧,大人們在裡面喝茶聽書,小孩就在門帘下邊蹭書聽。
鄭煥江老人已於1986年去世,,如今我們能聽到的只是八十年代初,鄭煥江在生病期間在醫院錄製的木板書《楊家將》。聽過鄭煥江老人木板書的老人,提起鄭煥江時都是無比的崇敬和懷念,遺憾的是,這一民間藝術家形式竟然快要成為絕響了,一些木板書愛好者也只能說一些小段。
鄭占勇是鄭煥江老人的兒子,作為鄭煥江木板書的傳承人,只是在小時候跟父親學過兩個段子。
申遺
齊齊哈爾木板書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正在面臨消亡。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們期待這一有著幾百年歷史的藝術形式,再次登上藝術舞台,美妙的聲音再次在我們的耳邊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