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曲藝團

1980年,市曲藝團成立說唱一隊、說唱二隊、評鼓隊、地方戲隊、魔術隊。 1986年7月,哈爾濱市曲藝團以新創作的相聲段子參加黑龍江省相聲比賽,其中《綠色生命》、《天仙配新編》、《乘車風波》均獲一等獎。 在1990年“百團下基層服務”演出中,市曲藝團又赴佳木斯、雞西、鶴崗和農場、礦山、林場等地巡迴演出300餘場,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

【哈爾濱市曲藝團】哈爾濱市曲藝團,1956年4月1日成立。前身為1947年哈爾濱市曲藝改進會,1958年改稱哈爾濱市民間藝術團,1975年恢復哈爾濱市曲藝團名稱。哈爾濱市曲藝團首任團長方兆瑞,副團長孟憲治、魏幼臣,主要編導孫士學、商文波、田有倉、樵英、程殿科、然國廉、苗英濤、高愷豐、李子木、方保全、劉玉書等。藝術骨幹書曲演員有王香桂、范東亮、魏蘭芬、田正畦、李臨楓、李文英、李文華、李文秀、趙慶山、趙秀琴、劉喜蓮、郝桂蘭、孫闊英、孫仁博、杜浩穎、趙仁昆、李賀濱、張學成、姜田雲、王喜春、范田增、荊福堂、趙廣志、張春榮、劉永泉、陳全者、趙廣懋、王笑梅、夏秀珍、陳繼春、龐子華、李方、宋長清蘇鳳林、李國學、王金山、李桂春、劉士信、劉喜山、張青山、曹憲章、韓香、鄭香久、常永禎、張鳳會、傅興文、王富貴、王雙榮、尹香、郭天智等。相聲演員有馮振聲、常福全、馮大全、劉幼山、師世元、王長林、、郭文岐、張青田、曹玉萍德淑珍(女)、常小福(女)、高秀琴(女)等。1958年,該團主要表演形式有西河大鼓、東北大鼓、京韻大鼓、河南墜子、山東琴書、單弦、天津時調、山東快書、快板書、太平歌詞、雙簧、對口相聲、單口和群口相聲、評書、拉場戲、二人轉、曲劇、魔術、口技、雜耍、皮影戲等23種,全團演人員400餘人。成為全國曲藝陣容較強的五大(北京、天津、瀋陽、上海、哈爾濱)曲藝藝術團體之一。同年7月,由王香桂、方兆瑞、王越、姜田雲等代表哈爾濱市參加全國第一屆曲藝會演、中國第一屆曲藝工作者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王香桂表演的西河大鼓《黨費》,轟動了全場,受到專家讚譽,並受邀赴中南海懷仁堂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演出。“文化大革命”中,哈爾濱市民間藝術團被迫解體。1975年重新組建哈爾濱市曲藝團。招收大批學員,學習繼承西河大鼓、東北大鼓、京韻大鼓、單弦、天津時調、河南墜子、京東大鼓、評書、相聲、山東快書、快板、魔術、雜技、口技等眾多的優秀曲種、曲目。1980年,市曲藝團成立說唱一隊、說唱二隊、評鼓隊、地方戲隊、魔術隊。併到齊齊哈爾、大慶、佳木斯、牡丹江等城市和遼寧省、北京、天津、上海、江浙一帶巡迴演出。1984年,根據政府精簡機構的精神,該團通過精簡保留了以相聲演員和百花影劇院為主40餘人,其餘80人按排到哈爾濱市鍋爐工業總公司。1986年7月,哈爾濱市曲藝團以新創作的相聲段子參加黑龍江省相聲比賽,其中《綠色生命》、《天仙配新編》、《乘車風波》均獲一等獎。10月在全國相聲邀請賽中,《乘車風波》、《長城贊》奪取“螢屏獎”。隨後,在文化部舉辦“新書曲目”比賽中,相聲《岐路》、《天仙配新編》獲鼓勵獎。1987年10月參加中央電視台在大連舉辦“星海杯”相聲邀請賽上,女相聲演員師勝娜與曹玉萍合說的相聲《綠色的朋友》獲螢屏獎。自1980年以來,該團常年組織“輕騎”演出隊,活躍在省內外城鎮鄉村,觀眾達百萬人以上。在1990年“百團下基層服務”演出中,市曲藝團又赴佳木斯、雞西、鶴崗和農場、礦山、林場等地巡迴演出300餘場,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在黑龍江省文化廳召開的“百團下基層服務”的表彰會上,哈爾濱市曲藝團被評為先進集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