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中文名齊奧塞斯庫
外文名NicolaeCeausescu
國籍羅馬尼亞
民族羅馬尼亞族
出生地奧爾特縣斯科尼切會蒂村
出生日期1918年1月26日
逝世日期1989年12月25日
職業革命家、政治家、共產黨人
畢業院校軍事學院、經濟學院、中央黨校
信仰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平反冤假錯案
羅馬尼亞經濟的“黃金時代”
東歐戴高樂主義
代表作品《羅馬尼亞在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前進》
政黨羅馬尼亞共產黨
軍銜中將
簡介
齊奧塞斯庫(英語:NicolaeCeaușescu,羅馬尼亞語:NicolaeCeaușescu,1918年1月26日,斯科尼切會蒂——1989年12月25日,特爾戈維什泰)羅馬尼亞共產黨和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領導人。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10任總書記,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第7任國務委員會主席,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第1任總統。上台初期,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增強綜合國力,創造了羅馬尼亞經濟上的“黃金時代”。對外高舉獨立自主和民族自尊的旗幟。執政後期大搞個人崇拜和家族統治。西方稱他是“共產主義皇帝”,反對派則稱他是“喀爾巴阡的史達林”。決策失誤和拒絕改革,造成經濟崩潰,人民怨聲載道,社會動盪加劇。1989年12月國內爆發革命推翻了齊奧塞斯庫政權25年的統治,齊奧塞斯庫夫婦被處決。
人物傳記
革命年代1918年1月26日生於羅馬尼亞奧爾特縣的斯科爾尼切什蒂村的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在10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11歲時到布加勒斯特一家修鞋鋪當學徒。關於他的童年,齊奧塞斯庫後來回憶道:“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我嘗盡地主的壓迫和資本主義的剝削”。15歲時因參加罷工和遊行而被捕。1933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1948——1965年稱羅馬尼亞工人黨),並作為民主青年的代表參加全國反法西斯委員會。1933——1936年先後任布加勒斯特市、普拉霍瓦州和奧爾特尼亞州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委書記。20世紀30年代中期,他在布加勒斯特、克拉約瓦、肯普隆格和勒姆尼庫沃爾恰等地執行黨的任務,多次被拘捕。羅馬尼亞王室的秘密警察機關稱他是“危險的共產主義鼓動者”和“共產主義和反法西斯宣傳活動的傳播者”。
1936年6月被反動當局逮捕,在布拉索夫被法庭判處2年監禁並以藐視法庭罪額外判處限定居住在斯科爾尼切什蒂1年零6個月,他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有“羅馬尼亞的巴士底獄”之稱的多夫塔納監獄中度過的,在被關押期間,他結識了一批傑出的共運活動家(包括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埃米爾·波德納拉希、基伏·斯托伊卡、亞歷山德魯·莫吉奧羅什),1939年獲釋出獄。1939年10月當選為羅馬尼亞共青團全國組織書記。在此期間,他結識了年輕的共產黨員、紡織女工埃列娜·彼特列斯庫,兩人於1946年結為終身伴侶。1940年8月再次被捕並被關押在吉拉瓦監獄,1942年轉押卡蘭塞貝什監獄,1943年先後轉移到瓦卡瑞什蒂監獄和特爾古日烏集中營。在獄中參加了以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為首的羅共領導核心,成為喬治烏-德治的得意門生和黨內“監獄派”的骨幹。
榮譽
勳章齊奧塞斯庫曾榮獲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和“鐮刀和鐵錘”金星獎章(1964)、三次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和“共和國英雄”金星獎章以及“社會主義勝利”勳章(1971、1978、1980)、“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之星”勳章、“新農業革命英雄”稱號和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勞動勳章、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國防勳章、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軍事服務勳章、羅馬尼亞共和國建立五周年紀念獎章、羅馬尼亞解放35周年紀念獎章。前蘇聯列寧勳章(1973、1978)、十月革命勳章(1983)、各族人民友誼勳章、“列寧誕辰一百周年”紀念獎章(1970)、“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勝利30周年”紀念獎章(1975)。
一級南斯拉夫之星勳章(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1966)、奧地利共和國服務之星最高榮譽勳章(1969)、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聯邦十字勳章(西德,1971年5月17日)、何塞·馬蒂勳章(古巴,1973)、義大利共和國大綬帶大十字騎士勳章(義大利,1973年5月21日)、“解放者聖·馬丁”勳章(阿根廷,1974)、國家南十字星勳章(巴西,1975)、聖地亞哥騎士大項鍊勳章(葡萄牙,1975年10月14日)、雅典國際金獎(1976)、“攻打蒙卡達兵營20周年”獎章(古巴,1976)、最尊貴的巴斯爵級大十字勳章(英國,1978)、金質獎章(羅馬國際事務研究所,1979)、大象騎士勳章(丹麥,1980)、塞拉芬皇家騎士勳章(瑞典,1980年11月4日)、“巴爾幹山脈”勳章(保加利亞,1983)、皇家聖奧拉夫大十字勳章(挪威)、榮譽軍團勳章(法國)、奧林匹克金質勳章(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1984)、“卡爾·馬克思”金質勳章(東德,1988)、國際養蜂人金質獎章(阿德萊德國際養蜂人大會、澳大利亞,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