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奇嶺

齊奇嶺

齊奇嶺位於嫩江上游甘河北岸。是大興安嶺深處一座絢麗的小村鎮。齊奇嶺為鄂倫春語,“矗立的山峰”之意。齊奇嶺1990年前設鄉級行政單位,後來撤消改村,人口數為千人,居民皆為從全國各地移民至此,民族以漢族為主。 齊奇嶺村是阿里河鎮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全村有7個村民小組,452戶,1468人,共有耕地面積11500畝。 齊奇嶺村是阿里河林業局齊奇嶺林場機關駐地。

地區介紹

“齊奇嶺”是鄂倫春音譯,意為“矗立山峰”。齊奇嶺村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旗東部13公里處,曾是鄉級行政區,1990年撤鄉設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23º51′,北緯50º32′。齊奇嶺村交通十分便利,東距加格達奇區20公里,西距阿里河鎮13公里,省道301線,伊加鐵路穿境而過,轄區總面積100平方公里,全村有7個村民小組,452戶,1468人,共有耕地面積11500畝,其餘耕地90%以上都是河套低洼地,因此,齊奇嶺村是全旗比較典型的人多地少的行政村。 齊奇嶺村以漢族居住為主,有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蒙古族、回族、滿族共七個民族共同居住。

齊奇嶺 齊奇嶺

歷史沿革

第一階段(1960年—1974年)。在這一時期,齊奇嶺村是沒有地方行政建制的,1960年阿里河林業局建立,兩年後,阿里河林業局在齊奇嶺村建立了營林隊,當時只有林業職工家屬和鐵路家屬,人員稀少,村莊行政建制還沒有形成的條件。

第二階段(1974年—1984年)在這一階段,齊奇嶺村還沒有建村 ,行政建制開始於1974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當時旗革委會在齊奇嶺村籌建了齊奇嶺村公社籌備委員會,同時成立了齊奇嶺知青大隊,大隊設三個生產隊,1980年知青相繼返城,1984年知青大隊撤消,齊奇嶺村成立。

齊奇嶺 齊奇嶺

第三階段(1984年—至今)撤消知青點後,1982年成立齊奇嶺努圖克,1984年齊奇嶺建鄉,成立鄉政府,名為齊奇嶺鄉。1990年撤鄉,一年後成立阿里河鎮齊奇嶺村管理處,1999年齊奇嶺村管理處被撤消,2007年10月,居委會被撤消。

木耳之鄉-齊奇嶺

齊奇嶺 齊奇嶺

通過齊奇嶺的鐵路建於1957-1965年。線路自牙林線上的伊圖里河站東出大興安嶺,進入嫩江上游的甘河左岸,中經銀河、甘河、阿里河、齊奇嶺至加格達奇與嫩林鐵路接軌,為森林鐵路支線。

齊奇嶺站

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自治旗齊奇嶺鄉,郵政編碼022459。建於1965年。離伊圖里河站184公里,離加格達奇站28公里,隸屬哈爾濱鐵路局伊圖里河鐵路分局管轄。現為四等站。連線阿里河經齊奇嶺至加格達奇的3級公路也是連線外界重要的交通道路。

齊奇嶺 齊奇嶺

嫩江上游的甘河及密布的溪流流經齊奇嶺南側窟窿山腳下,河水清澈豐沛,河裡的淡水資源豐富,有細鱗魚、鮎魚、淡水對蝦(俗名喇喇蛄)等美味水產;山中的森林茂密,林產資源非常豐富:原始森林狀態的空氣異常清新,落葉松、白樺林、橡樹等樹材漫山遍布,野生漿果如都柿、山丁、稠李、燈籠果、野生草莓等長滿枝頭草叢;野生草藥如黃芪、黃芩、椐梗、材葫、芍藥等比比皆是;林稍灘頭到處都有各類鳥兒在歡快歌唱;林中草叢不時閃現各樣的野生動物的蹤影。

養殖黑木耳歷史

採用天然的野生柞木段為培養基,夏天植入木耳菌後放在野外自然中,經過幾場雨的滋潤,黑黑的肥碩的木耳便長滿了柞木段,很是惹人喜愛。齊奇嶺每年養殖的黑木耳因個大肉厚,純天然綠色無污染,口感味道純正而暢銷全國各地的酒店餐廳,商場超市。尤其壓縮黑木耳,更是以一當十的濃縮精品。據不完全統計,齊奇嶺黑木耳每年產量多達上百噸之多,無論產量和質量,當之無愧為中國的黑木耳之鄉!再就是齊奇嶺的土豆(馬鈴薯)產量也是很大,且所產土豆個大,有紅色、黃色、白色等多個品種,味道及營養絕對要比特供麥當勞的土豆要好的多!近些年大豆和芸豆種植面積也增加了不少。各類畜牧養殖數量在2200多頭(只)。

現在齊奇嶺人以養殖、林產品、外出務工等經濟活動為主要方向。

在黑木耳種植上,從2002年起,齊奇嶺地區主要選用的是黑龍江省海林市柴河冬梅食用菌廠的木耳菌種,尤其以“冬梅1號”和“雪梅1號”、“雪梅3號”最多,木耳邊兒圓、色黑、反正面明顯,並且耐水性能好,沒有流耳、爛耳的情形。優良品種的選用,讓齊奇嶺的菌戶在食用菌尤其是黑木耳產業的基礎上更加大有作為.

齊奇嶺 齊奇嶺

此當地部門外還發展了象大興安嶺綠色生態旅遊、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和冬季冰雪產業等方面有很好的前景。一個沒有工業污染、沒有過多人為影響的純綠色的大興安嶺小村鎮——齊奇嶺將展現給中國人面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