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兆生[昆蟲學家]

齊兆生[昆蟲學家]
齊兆生[昆蟲學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齊兆生(1911年- ),直隸(今河北)豐潤人,1936年畢業於金陵大學農藝系。中國近現代農業昆蟲學家。是中國早期從事內吸殺蟲藥劑研究者之一,他發明用八甲磷水溶液浸泡蠶豆種子防治蚜蟎方法,開創了內吸劑防治害蟲的新途徑。

基本信息

個人生平

齊兆生,1911年11月10日出生於河北省豐潤縣東豐臺鎮(現天津市寧河縣豐臺鎮)。

1925年考入天津南開中學,自知刻苦學習。

齊兆生相關圖片 齊兆生相關圖片

1932年畢業,同年他懷著立志學農報國的決心,考入金陵大學農學院;主修農藝學,兼修昆蟲學和園藝學。

1936年畢業,留校任昆蟲學組助教。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隨校西遷成都。在此期間,除多次去峨眉山等地採集昆蟲標本、安排實習、準備教材外,還每學期選讀4個學分的課程,以增補系統知識和實驗技術。

1941年齊兆生又考入本校農科研究所昆蟲學組的研究生,選修了昆蟲學、化學等課程,繼續深造。在學習期間,獲洛氏基金會資助,在四川產柑區進行柑桔蟲害調查研究。他首次記錄了柑桔癭蟎在四川各產區的為害桔種、特徵、分布及其發生等概況,並在灌縣山區發現癭蟎的半野生寄主,經胡昌熾教授鑑定為香橙( Citrus junosTanaka)。他還觀察記載了柑桔花蕾蛆的發生與為害。他為了完成“中國大實蠅的研究”的研究生論文,曾在成都、金堂縣、宜賓、瀘州等地調查採集標本並三次到江津縣(現重慶市江津區)沿綦江沿岸各村的桔園,調查柑桔大實蠅為害程度,提出沿綦江上游因蛆柑隨水攜帶,向下游蔓延的確切例證。以其飼養得到的成蟲送當時中央研究院昆蟲研究室陳世驤教授鑑定為新種。齊兆生鑒於對大實蠅生活史、為害特點及傳播途徑的研究,提出早摘蟲果,加工利用或深埋處理措施,並指出勿將蛆柑丟入河中,以保護綦江下游的柑園,還提出檢疫和誘殺成蟲等防治措施。

1943年完成研究生論文,獲碩士學位。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齊兆生任國民天津市政府專員兼衛生局環境衛生科長,為期約半年。1946年應聘北平大學農學院病蟲系任講師。

齊兆生信件 齊兆生信件

1948年經金陵大學程淦藩教授和中央農業實驗所顧問芮查遜博士的推薦,獲得英國帝國化學公司的獎學金,赴該公司潔洛山農業研究所進修。1950年10月結束學習回國,在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1957年後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室主任、研究員、所長、顧問等職。

齊兆生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第一、二屆理事、副秘書長,第三屆副理事長、秘書長;中國農學會第三屆理事;中國昆蟲學會理事;中國農藥學會第一屆理事等職。

六十年代與有關單位協作,研究出磷酸脂類的消抗劑有機磷農藥甲拌磷、辛硫磷、久效磷和氨基甲酸脂類新農藥,並套用於生產。撰有《北部棉區主要害蟲的發生動態與防治》、《中國棉蟲的綜合防治》等論文。 他對中國棉蟲化學防治、新農藥檢測和棉蟲綜合防治等研究上均有較大貢獻。

個人研究成果

1、對內吸殺蟲劑的研究

進修期間大量研究

1948年齊兆生在英國潔洛山農業研究所進修期間,就對內吸殺蟲劑的套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當時各國實驗室在這一領域的研究還剛剛開始。他首先以生物測定的手段,研究丙體六六六通過水稻、小麥等作物根系的內吸傳導對植株的毒效情況,並分析了作物各發育期在體內積累的內吸藥量。此外,他還以“希拉丹”(即八甲磷)為供試材料,對多種作物葉面和根系進行了內吸傳導的毒效試驗,並取得初步成果。同時啟發他:若能利用水溶性的八甲磷處理作物種子,生長出來的幼苗可能會有毒殺蚜蟎的效應,這不僅為蟲害的防治開闢了一個新的途徑,而且使用方便、節省人力、物力。

發明專利取得

1949年下半年,齊兆生就著手設計試驗。他選用平均粒重約1克的蠶豆種子,作為供試材料,浸泡入八甲磷系列濃度的水溶液中,然後,在溫室中盆播,幾天后在藥害邊際以下各處理生出幼苗,他將豆蚜接種於植株上。就是這一天,齊兆生的導師侯夫博士聽完他的研究匯報,就趕到溫室觀看接種的豆蚜死亡情況;並高度評價這是內吸劑套用方面頗有意義的重大發現。齊兆生與此同時還證實蠶豆種子對八甲磷水溶液所吸收的水量多於藥量。顯示蠶豆種子存在“選擇吸收”現象。不久,齊兆生將蠶豆藥劑浸種進行了田間試驗,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於是他將這項研究申請了發明專利,並寫出論文發表於1950年英國《自然》雜誌上。在論文中他闡明了內吸劑處理種子、防治蚜蟎的機理,是藥物處理後使作物增添了對害蟲的預防性的保護效應,並使藥物對吸收式口器害蟲的作用方式,由接觸致死增闢胃毒致死。在五六十年代,這一研究成果常為各國科研工作者引用。

1950年齊兆生回國後,進一步擴展了內吸殺蟲劑的研究,在小麥、棉花害蟲的防治上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有力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2、棉蟲化學防治的研究

對付棉紅蜘蛛

1951年齊兆生回國不久,就接受了農業部交辦的棉紅蜘蛛防治研究任務。他隻身一人背著行李從河南新鄉搭敞篷卡車到山東聊城、高唐縣,繼而又到河北蒿城、衡水等棉區考察,全面了解棉紅蜘蛛分布和發生的情況。他記載了紅蜘蛛寄主植物共113種,分屬32個科屬,提出了徹底剷除棉紅蜘蛛越冬寄主和冬耕冬灌的措施。為了更有效地控制蟲害,並著手開展棉蟲化學防治的研究。當時我國農藥工業和化防技術都比較薄弱,面對我國實際情況,齊兆生奔赴遼寧蓋平和山海關等處調查總結東北敵偽時期遺留下的製造石灰硫磺合劑的有關設備、煮製技術、包裝、運輸和供應等情況。然後向棉農傳授,使這項技術在棉區推廣套用,有效地控制了棉紅蜘蛛的為害。

防治棉蚜

1953年齊兆生在河北省邯鄲棉區蹲點,他根據生產需要,開展了棉蚜防治的研究。尤其在棉蚜發生規律和化學防治對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出成果。他根據當時較普遍採用的防治棉蚜的植物油藥劑(如棉油皂等)存在的問題,制定出兩種標準規格及有效稀釋濃度。此外還提出菸草石灰水殺蚜劑的配製方法。50年代中期丙體六六六在我國開始大量生產,齊兆生進行該藥劑的毒性及防治技術的研究,其成果在生產推廣後,使棉蚜的防治效果又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60年代有機磷殺蟲劑在我國相繼問世。齊兆生對我國首次研製的對硫磷農藥進行了藥效測定,並迅速套用於大面積治蚜。鑒於我國首次使用劇毒有機磷農藥,他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嚴格的安全操作規程,並建議生產上噴施採用有效成分30ppm的最低稀釋藥液。這些建議和措施,既保證了棉農的安全,又提高了棉蚜的防治效果,對推動我國劇毒農藥的套用起了積極的作用。

棉鈴蟲和棉紅蜘蛛雙效

70年代末,國際上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的開發套用發展很快。齊兆生為了跟上這一形勢,他曾赴法國、英國和象牙海岸等地考察,對這類藥劑的開發、合成、套用做了詳細了解和分析。除向國內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外,還在河南新鄉基點上,進行了用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殺滅菊酯、溴氰菊酯等防治棉鈴蟲的試驗,為80年代初在全國棉區推廣套用這類藥劑創造了條件。在他的研究中還發現,菊酯類殺蟲劑與殺蟲脒混用,既對棉鈴蟲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又能兼治棉紅蜘蛛,還大大降低了防治成本。

防治玉米螟

根據棉蟲化學防治存在的問題,齊兆生積極主張研究棉蟲的綜合防治措施。1952年在研究棉紅蜘蛛防治時,就提出了多項措施綜合套用。70年代初,他強調對多種棉蟲和各種防治措施加以協調運用,並對棉田各有害生物、如病害、蟲害、雜草、鼠害等逐步地進行綜合治理。他在生產中發現,麥棉套作田玉米螟為害棉苗嚴重,被害斷莖率可達30%之多。其原因是收割後的麥梱擱置在棉行里,使玉米螟得以轉移到棉苗上,咬斷嫩莖,造成為害。為此他建議將麥梱及時攜出田外,不給玉米螟爬出為害的機會。這簡便易行的防治方法,民眾樂於採納。

建立示範區,生態防蟲

“六五”期間,齊兆生主持全國6個單位共同承擔了國家攻關任務,即在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兩大棉區建立綜合防治基點和大面積示範區。協作組在他的主持下,從生態學的原理出發,根據棉田生態系中主要組分及相互關係,對棉花枯萎病、黃萎病、棉蚜、棉鈴蟲、紅鈴蟲、棉紅蜘蛛、虻蝽象等主要病蟲害開展了綜合防治研究。通過幾年努力,制定和修改了5種主要害蟲防治指標,減少用藥次數和防治投資;通過合理作物布局,配合誘集植物,豐富棉田生態的多樣性,有利增殖天敵,結合合理用藥,提高了防治效果。在棉鈴蟲、紅鈴蟲生命表以及棉花品種抗性鑑定等套用基礎研究上也取得了可喜成果。根據這些成果,他們按照不同棉花生態區的特點,組建成棉花主要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對策,在示範區內有效地控制了病蟲為害,收到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1988年這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年,齊兆生因對黃淮海平原農業開發試點成績突出獲國務院二級表彰和獎勵。

為噴粉器械付出巨大心血

齊兆生在棉蟲防治上不僅率先研究和推出先進的技術,而且為施藥器械的改進也付出了大量心血。50年代,在推廣套用六六六粉劑的過程中,農村缺少噴粉器械。他走訪棉區,總結棉農治蟲經驗,創造出“皮老鼠”簡易施粉工具。1957年在河南新鄉推廣內吸磷防治棉蚜時,他將單管式噴霧器改進為有個噴頭,使功效提高兩倍。早在1956年,他與民航局合作,在河南安陽進行安二型飛機噴施六六六粉劑防治棉蚜的試驗,為我國北部棉區利用飛機治蟲的先例。1958—1960年,齊兆生與民航局協作,在河南新鄉縣進行大面積飛機防治棉鈴蟲試驗,在大面積上增產效果顯著。通過兩年防治實踐,他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飛機治蟲經驗,為我國飛機治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3、開發新的國產殺蟲劑

系統監測

隨著殺蟲劑的普遍套用,棉蟲對多種藥劑相繼產生抗性。齊兆生一方面針對棉蟲抗性發展的動態做了系統監測,提出制止或延緩棉蟲抗性發展的構想,另一面為開發新的國產殺蟲劑積極出謀獻策。1963年,各地棉農反映內吸磷治蚜藥效降低,他同助手立刻深入棉區考察,證實棉蚜抗性分別增長了7—15倍。針對這一問題,經研究,他提出套用內吸劑甲拌磷浸種或拌種的方式防治棉蚜,輔之以早期噴灑越冬寄主,減少入侵蚜原,將內吸磷和其他藥劑交替使用、葉背噴灑接觸蟲體等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齊兆生這一期間還與本單位農藥室合作篩選“消抗劑”,曾合成了磷酸酯類、亞磷酸酯類和硫代磷酸酯類化合物百餘種,在分別與內吸磷各半混用進行蚜蟲觸殺測定,篩選出提高殺蚜效果的“消抗劑”四五種。與此同時,他還進行了新的治蚜藥劑篩選和套用,在檢測11個類型和150多種藥樣中,找出“保棉豐”比內吸磷藥效高3—15倍,同時證實兼治棉紅蜘蛛的作用。

多方合作

齊兆生從實踐中認識到,我國新殺蟲劑的開發,應由農藥合成研究單位與生產單位協作進行,才能事半功倍。而他和助手們著重進行新農藥的生物監測和藥效鑑定。50年代末,就與南開大學元素研究所合作,對二硫代磷酸酯殺蟲劑進行了檢測和大田試驗。60年代初,他以斜紋夜蛾為供試昆蟲,與瀋陽化工研究院積極配合,對敵敵磷殺蟲劑進行檢測,認為該藥具有較高毒效,能被植物吸收傳導,對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蟲有效。同一時期,他對天津師範學院化學系合成的具有干擾取食行為的拒食劑——“拒食胺”及5個同系物進行田間小樣試驗,表明棉鈴蟲幼蟲經取食“拒食胺”後,口器感覺異常,繼而停止取食致死。未死的蛹,即使羽化為成蟲後,也大多數表現為畸形。這項研究在當時來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不斷試驗

1971年,齊兆生查閱文獻,發現60年代末問世的久效磷乙用於防治棉鈴蟲兼治蚜蟎很有成效,他積極向化工部門建議,儘快開發。同時,他與南開大學元素研究所協作,對該所試製的小樣和中試藥樣進行一系列室內和大田實驗,為青島農藥廠正式投產提供了藥效數據。

齊兆生在與其他單位之間合作中,總是以極為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極端負責任的工作精神對待每一項工作。70年代與太原化工廠及天津農藥廠協作研究辛硫磷用於棉鈴蟲防治,經數次大田試驗發現對棉花具有不同程度的藥害。在該藥鑑定會上,他實事求是堅持把這種偶發現象寫入鑑定書中,供推廣套用參考。他與山西輕化工研究所等單位協作,對速滅威和混滅威做藥效鑑定時,指出後者乳劑偶有藥害,建議加工成粉劑。滅蚜威是對多種蚜蟲觸殺效果高的殺蟲劑,當時國外對此做了充分肯定。但他對國內有關單位提供的小樣做防治試驗,表明對棉蚜的藥效遠遜於桃蚜和麥蚜,指出該藥劑對不同蚜種間有明顯的選擇性。

80年代初,齊兆生根據試驗數據,積極支持天津市農藥工業研究涕滅威的研製。同時配合農藥的研製,指導本所設計出有關的農具。

個人履歷

1911年11月10日 生於河北省豐潤縣東豐臺鎮。

1932年 天津南開中學高中畢業。

1932—1936年 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畢業。

1936—1944年 南京、成都金陵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

1941—1943年 成都金陵大學研究院、農科研究所,農業昆蟲學專業畢業,獲碩士學位。

1945—1946年 國民天津市市政府專員兼衛生局環境衛生科科長。

1946—1948年 北京大學農學院講師。

1948—1950年 英國潔洛山研究所(英帝國化學公司)學習。

1950—1957年 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病蟲害系技正、副研究員、研究員,副室主任。

1957—1987年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室主任、研究員、所長、顧問。

個人主要論著

1 齊兆生.中國柑桔大實蠅之研究(金陵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畢業論文,1943,43頁).中華昆蟲學會通訊,1948,2(1):9.

2 齊兆生.Protection against aphids by seed treatment.Nature(英國),1950,166:909—911.

3 齊兆生.棉紅蜘蛛寄主植物調查.華北農業科學通訊,1951(12):29.

4 齊兆生.棉紅蜘蛛的綜合防治.華北農業科學通訊,1952,(4):20—22.

5 齊兆生.棉紅蜘蛛、昆蟲知識.1956,2(6):276—285.

6 齊兆生.六六六粉劑治蚜工具——雞毛車的創造與改進.華北農業科學通訊,1956,(4):182—184.

7 齊兆生.大面積防治棉蟲的技術經驗、大面積徹底防治棉花害蟲經驗.財經出版社,1958,53—64.

8 齊兆生.小麥根系吸收丙體六六六的毒效與乳劑加工形式和麥苗密度的關係.植保學報,1961,1(2):39—44.

9 齊兆生.七·一型輪動噴霧車及其改進研究.中國農業科學,1961,(7):33—34.

10 齊兆生.棉紅蜘蛛及其防治·中國植物保護科學.科學出版社,1961,607—613.

11 齊兆生.使用藥劑防治棉蚜的技術經驗及其發展·中國植物保護科學.科學出版社,1961,593—606.

12 齊兆生.我國北部棉區棉鈴蟲的研究與防治·中國植物保護科學.科學出版社,1961,653—667.

13 齊兆生.棉蟲化學防治中的幾個問題及研究近況·1963年棉花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農業出版社,1965.

14 齊兆生.內吸劑處理棉籽的方式、方法、治蚜效果及對棉花生長影響的研究.植保科學實驗資料彙編,1972,4—22.

15 齊兆生.套用多刺裸腹蚤測定內吸劑殘留量.植保科學實驗資料彙編,1972,23—27.

16 齊兆生.用藥治“三樹”作為內吸劑處理棉籽控制蚜害的輔助措施.植保科學實驗資料彙編,1972,44—51.

17 齊兆生.“3911”拌種防治棉蚜.植保科技,1972,(2):1—7.

18 齊兆生.麥棉套作田玉米螟為害棉苗問題.植保科技,1972,(6):14—16.

19 齊兆生.棉鈴蟲對DDT的抗性鑑定和對抗性棉鈴蟲的防治.植保科技,1972,(6):10—14.

20 齊兆生.棉花害蟲的發生、防治和研究概況.全國棉花品種選育和病蟲防治科研協作會資料彙編,1973,105—110.

21 齊兆生.Control measures on the organo-phosphorus resistant cotton aphids,Abstracts of papers.Ⅸ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lant Protection,1979,938.

22 齊兆生.北部棉區主要棉蟲的發生動態與防治.北方十六省農作物病蟲測報訓練斑教材,西北農學院出版,1978,265—279.

23 齊兆生等.除蟲菊酯與殺蟲脒混用的研究.植物保護,1983,9(3):16—17.

24 齊兆生.IPM of cotton pest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uidelines for Integrated Control of Cotton Pests,1983,143—149.

評價

齊兆生一生想著科研,以事業為重的精神為人所共知。1983年底的一天早晨,他忽然高燒,胃大量出血,經診斷為胃癌後期,人們都為這突如其來的訊息所震驚。當領導和同志去看望他時,他還關心助手們的研究工作,詢問基點棉蟲防治情況。1984年他病情略有好轉,就拖著虛弱的身體指導研究生的工作。他和學生坐在一起,整天整天地連續工作。1987年10月正式退休,都未能割斷他對植保事業的繫念。“老馬明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案頭放著他抄錄的詩句,以資自勉。的確,在他有生之年,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