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期間鼓浪嶼天主堂被占用作工廠。1981年落實政策歸還教會,經過維修,於1982年元月10日復堂開放。1993年,市宗教事務局撥出專款15萬元,支持教會對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教堂進行保護性維修,當年 12月中旬完工,基本恢復原建築風格。
該建築為典型的哥德式建築,西班牙建築師設計。教堂坐西北朝東南,建築面積232平方米,磚石木結構,平面布局前為方形,中部長方形,後部半圓形。前部為鐘樓,共三層,一層為入口,二層為歌經樓,三層為鐘塔。中、後部單層,中為禮拜大廳,後為祭台。天主堂平面採用早期最簡單的巴西利卡式樣,有4個尖拱形成主廳,呈一般教堂的拉丁十字形,祭壇在北側,長方形大廳被兩排列柱縱分,形成多面連拱的柱間,柱面勾勒自然,由於地形的限制,聖壇沒有按照必須在東端的規定,而是放在北側,主入口在南側(南編東35度),帶有一個鐘塔。教堂的柱子斷面為梅花狀,柱頭為愛奧尼克式飛卷,懸吊彩藍色珠網天花,具回聲效果。整座教堂以哥德式尖塔為主,尖拱尖窗,連立面裝飾、門媚窗欞、鏤空女牆也都是尖形的。由於教堂占地面積較小,人口前有一個小型花園。從總平面布局上看是比較隨意的。整棟房屋為磚石承重,翻修前為木結構樓板,外牆則為純白色抹灰。立面造型比例合宜。正立面裝飾比較豐富,沿街側立面與祭壇部分的外立面都比較簡單。翻修時樓面和閣樓已改為溷凝土結構,內部已全部進行裝修,但立面卻保持了原貌。特別是正面,舉目光所望,均為尖塔藝術,四層塔式尖頂,遞次上升,尖端置一十字架,高聳挺立。中門上方正中,鑲一梅花型裝飾窗,環以繁花浮凋,顯得十分靈秀。外型表現了強烈的造型感染力,窗楣上鐫刻中文“天主堂”以及拉丁文“ECCLESLA CATHOLICA”(意即“天主教會”)等字樣。是廈門地區僅存的一座哥德式天主堂。
相關詞條
-
鼓浪嶼
鼓浪嶼(英文:Kulangsu)是世界著名的島嶼之一,為抵抗日軍侵占廈門,清政府不得已將鼓浪嶼設為公共租界,曾經同時容納13個國家的領事館,1943年5...
歷史沿革 自然資源 地理環境 近代建築群 歷史文化 -
鼓浪嶼旅遊區
鼓浪嶼旅遊區,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島隔海相望。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衝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 由於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
發展歷史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主要景點 旅遊信息 -
鼓浪嶼[廈門著名景區、世界文化遺產]
鼓浪嶼(英文:Kulangsu) 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
歷史沿革 自然資源 地理環境 交通線路 近代建築群 -
鼓浪嶼近代建築群
福建省廈門市鼓浪嶼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國在此設立領事館後,美、德、法、日等國相繼在此建立領事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被迫劃租界,19...
信息 歷史沿革 主要景觀 所獲榮譽 -
鼓浪嶼近代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鼓浪嶼近代建築”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島西南側的鼓浪嶼上,由美國領事館舊址、日本領事館舊址、滙豐銀行公館舊址、天主堂、三一堂、安...
歷史簡介 人文發展 美領事館 日領事館 滙豐銀行 -
素描鼓浪嶼
內容介紹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天主堂周圍的洋樓、天主堂塔頂、鹿礁天主堂、鹿礁海灘的漁船、博愛醫院、八角樓、原日本領事館等。
內容介紹 -
水月風花:鼓浪嶼
終於,這本書有了一個大致的樣子,可以坐下來寫所謂的後記。 而我有幸,找到了我的故鄉,和我所愛的人。 沒有未來,不觸過往,只是遊走……這一街,這一巷,流放...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媒體評論 精彩書摘 -
萬國建築博覽綰
鼓浪嶼鴉片戰爭《南京條約》簽訂以後,廈門成為"五口通商"之一,西方列強蜂擁來到鼓浪嶼,搶占風景最美的地方建造別墅公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許多華僑也回鄉創業,在鼓浪嶼建造許多別墅住宅,短短15年內就建造1000多幢...
鼓浪嶼 八卦樓 黃家花園中樓 海天堂構中樓 黃榮遠堂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