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歷史
抗戰烽火燃燒的1944年,在蘇州東吳大學附中(黟校)、上海復旦大學附中(皖校)的基礎上,安徽省黟縣中學正式建立,初名黟縣縣立初級中學。解放後,改名為皖南區黟縣初級中學。1952年改名為安徽省黟縣初級中學。1958年開始設立高中部,更名為安徽省黟縣中學。文革期間學校一度解散、合併、改制,1972年春恢復安徽省黟縣中學校名至今。
斗轉星移,歲月嬗遞,黟縣中學經歷了六十個春秋。校名曾經數易,校址一度拆移,由國中至完中,由破舊而更新;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質量日益提高。歷經風雨,育才盈萬。回顧往昔,道路曲折;遠瞻未來,前途光明。
辦學特色
多年來,黟縣中學遵循“愛國、求實、勤奮、守紀”的校訓,提出“依法治校,以德理校,用科強校,憑質興校”的辦學思路,從抓師資力量、管理考核、學生素質、環境衛生、基礎設施、信息技術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把“德育當首要,教學為中心、質量同生命、管理成關鍵,健康是基礎、經費作保障”的30字作為日常工作序列,全面貫徹鄧小平教育思想,艱苦創業,開拓創新、團結奮進,努力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世紀人才。
發揮徽文化優勢,以學校“黟縣徽文化研究所”為依託,高中研究性課程、國中學生素質活動、高中美術實驗班為載體,以世界文化遺產地西遞、宏村以及南屏、關麓、九都等皖南古村落為教材,憑藉古黟桃花源意境為氛圍,生動活潑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校本教材挖掘,創新活動教育,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更多的複合性人。
輝煌成就
1997年黟縣中學的中、高考邁上新台階,中考上線率超過44.5%;高考文史類達專科線率68%,理工類達線率58%,本科達線人數完成市教委任務翻一番,並成為全市同類中學獲高考學科獎最多的學校之一,獲市教委評估獎。 1998年和1999年高考又在原來的基礎上,一年一個新台階,各方面數據都有所突破,連續兩年獲市教委嘉獎。國中教學成績亦是喜人,多數學科成績名列黃山市各校前茅。
2000年高考喜獲豐收。高考實現“三大”突破:本科達線人數歷史最多,本科達線率歷年最高,理工類考生得分歷史最高,名列黃山市同類中學的前茅。榮獲市年度達標獎。
2001年高考上線人數再上新台階,文理科高考八門學科中有七科有效平均分位於同類學校前列,又獲市教委教學評估獎。
2002年高考更是輝煌,本科達線人數在全市與去年基本持平情況下,又超額完成指標,其錄取人數占報考人數的72.83%,居全市首列。2003年高考又獲市教育局“高中教學質獎”。2004年獲市教育局“高中教學綜合評估優勝獎”。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國中教學每年教學綜合評估成績都高居全縣榜首。
近年來,學校先後被授予“安徽省紅旗團委”、“安徽省一級電教達標學校”、“安徽省全民健身先進單位”、“省先進工會小組”、“黃山市民主管理先進單位”、“黃山市綠色環保學校”、“黃山市現代化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安徽省體育工作先進學校”等光榮稱號。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