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記載
“黟山改黃山”之說出自《黃山圖經》,《新安志》及後來的志書大多沿用此說,不過《新安志》之前的志書記載卻是“黃山改北黟山”。《太平御覽》卷四十六記載 :黟山
《歙縣圖經》曰:北黟山,在縣西北一百六十八里,高一千一百七十丈,豐樂水出焉。舊名黃山,天寶六年敕改焉。案江南諸山之大者,有天台、天目,而天目近連浙江,天台俯瞰滄海。江海者,實以地下為百川所歸,然歙州則江之上游,而海之濫觴也。今計歙川之平地,已合與二山齊矣,況其山又有摩天戛日之高,此則浙江東西,宣、歙、池、饒、江等州山,並是此山之支脈明矣。其諸峰悉是積石,有如削成,煙嵐無際,雷雨在下。其霞城洞室,符竇瀑泉,則無峰不有;若林澗之下,岩巒之上,奇蹤異狀,不可摸寫,信靈仙之窟宅也。山中峰有浮丘公仙壇,彩霞靈禽,棲止其上,是浮丘公與容成子游之處所。昔有人到壇所,忽見樓台煥然,樓前有蓮池,左右有鹽積米積,遂歸引村人上取,了不知其處所。山下人,往往聞峰上有仙樂之聲。
《黃山圖經》方望子抄本:黃山舊名黟山,當宣歙二郡界,在歙之西北,高一千一百七十丈,東南屬歙縣、西南屬休寧縣各一百二十里,即軒轅黃帝棲真之地。唐天寶六年六月十七日敕改為黃山。按江南諸山之大者,有天目、天台二山,《郡國志》雲天目山高一萬八千丈,而低於黃山者何也?天目近連浙江,天台俯瞰滄海。地勢傾下,百川所歸,而宣歙二州即江之上游,海之濫觴也。今計宣歙之平地,已與二山齊焉,況此山又有摩天戛日之高,則浙東西,宣、歙、池、饒、江、信等郡之山,並是此山之肢脈。諸峰積石,逈如削成,煙嵐無際,雷雨在下。霞城洞室,乳竇瀑泉,無峰不有;岩巒之上,奇蹤異狀,不可摸寫,誠神仙之窟宅也。山上往往聞峰上有仙樂之聲。
《歙縣圖經》是從歙縣角度來記錄的,而《黃山圖經》是以黃山(宣歙二郡)角度,牽涉到地域方面的幾句,有所變動。《黃山圖經》黃海抄本,也有幾處和方望之抄本不同,還有可能是注文在傳抄過程中變成正文。
“《郡國志》雲天目山高一萬八千丈”,此句出處可疑,歷代天目山資料都未提及,通常是採用《太平寰宇記》云:“山高三千九百丈”,不過天台山倒是有“一萬八千丈”的說法。
“山中峰有浮丘公仙壇,彩霞靈禽,棲止其上,是浮丘公與容成子游之處所。昔有人到壇所,忽見樓台煥然,樓前有蓮池,左右有鹽積米積,遂歸引村人上取,了不知其處所。”這一段,《黃山圖經》是放在後面“浮丘峰”條目下。“山下人,往往聞峰上有仙樂之聲。”《黃山圖經》黃海抄本將此句置於“霞城洞室,乳竇瀑泉,無峰不有”之後,且此句又見於“仙人峰”條目下。雖然《黃山圖經》沒有註明出處,但由這些細微之處可以見《歙縣圖經》和《黃山圖經》之間先後關係。
《歙縣圖經》裡面是“浮丘公與容成子”二人,而《黃山圖經》在前文中略去這段,然後變成《周書異記.神仙傳》里的黃帝、浮丘公與容成子三人。關於黃山的黃帝傳說,前代史籍並未提及,這裡很可能是偽托《周書異記》這本無從考證的偽書。
《元和郡縣誌》、《寰宇志》、《黃山圖經》序,都提及了北黟山,但是《新安志》以為“北葢衍字”。《祥符(歙)州圖經》作黟山,《太平御覽》也把《歙縣圖經》中的“北黟山”歸在“黟山”條目下。可見“北黟山”之名,套用很少,相反,黃山之名一直得到沿用,這樣就為"黟山改黃山"提供了基礎。
《黃山圖經》道教色彩非常濃,傳說自然是荒誕不經,所引用書籍或是偽托、或是改動,目的是和其他名山一樣,披上一層神話外衣。
形成過程
從距今約8億年的震旦紀開始,海水繞過晉寧運動中形成的江南古陸,從東南方黃山的險峻地貌向進入黃山地區,黃山一帶被淹沒在海水之下。在距今5.7-4.4億年的寒武紀和奧陶紀,地殼處於裂解的高潮時期,導致了海平面的最大上升,在長達1.3億年的時期里,黃山地區基本穩定,但仍是一片汪洋。
到距今約4.1億年的志留紀末期,地殼活動加劇,晚加里東運動使黃山地區上升而成為陸地,海水全部退去,這是黃山地區在地質歷史上首次露出海面。在經歷了5000萬年的相對穩定後,到了石炭紀,柳江運動又引海水捲土重來,黃山地區又重新沉入海平面以下。地質專家曾在黃山腳下譚家橋等地發現三葉蟲化石,證明黃山地區4億年前確為海洋(古揚子海)。
在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劃時代的印支運動使地殼隆起而成為陸地,海水退出安徽境內,最終結束了黃山地區漫長的海侵歷史和海相沉積,從而進入了陸相地史發展的新階段。進入侏羅紀以後,影響遍及我國的燕山運動,以強烈頻繁的活動,不斷地改造、雕塑著黃山地殼的地貌。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北部的太平花崗閃長岩體,就是晚侏羅紀岩漿侵入的產物。到早白堊紀時,晚燕山運動又一次震撼江南大地,深藏於地殼下部炙熱的岩漿,沿著印支運動時形成的褶皺帶,從黃山這塊比較薄弱和斷裂發育的地殼內乘虛上升,侵入到距地表約數千米的古老地層中。隨著溫度和壓力的改變,這些岩漿由邊部向中央慢慢地冷卻凝結而成黃山花崗岩體的胚胎,這便是距今約1.25億年時期形成的“地下黃山”。在黃山花崗岩體侵入地殼形成之際,也就是黃山山體雛形孕育鑄就之時,在經歷了一次次的脈動上侵定位和結晶固結之後,黃山岩體的雛形終於形成。黃山岩體,是同源岩漿在地球漲縮中,多次脈動侵入形成的複式花崗岩。早期和主體期侵入的岩體,分布在邊緣和外圍,顆粒較粗;補充期和末期侵入的岩體,分布在內圈和中央,顆粒較細。黃山岩體呈中高外低明顯的套疊式分布特徵。
在深部地殼不斷被熔成岩漿,並被擠壓而向中央上侵的過程中,黃山山體也被自行拔高,但此時的黃山花崗岩體仍然埋藏在地下,上面還覆蓋著數千米的沉積蓋層。在經歷了多次的間歇抬升之後,覆蓋在岩體上的巨厚蓋層不斷地被風化剝蝕。到了距今五六千萬年前的第三紀喜瑪拉雅運動早期,這些沉積蓋層隨著山體的抬升而逐漸被剝蝕殆盡,黃山終於露出了地表,形成了蓮花峰、光明頂和天都峰等花崗岩山峰,但當時尚無今日如此巍峨偉麗的風姿。在第三紀和第四紀期間,喜瑪拉雅山運動使地殼普遍抬升,隆起擴大,黃山也相應不斷升起,同時經受剝蝕,逐漸形成了高逾千米、翹首雲天的花崗岩峰林。
在第四紀時期,黃山曾先後發生了三次冰期,冰川的搬運、刨蝕和侵蝕作用,在花崗岩體上留下了很多冰川遺蹟,形成了遍布黃山的冰川地貌景觀。再加上出露地表以後,受到大自然千百萬年的天然雕鑿,終於形成了今天這樣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自然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