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組成
山梔子(去皮)3錢,甘草6錢(生),生乾地黃2兩,熟乾地黃1兩,黃連(去須)8錢,青葙子8錢,當歸4錢,決明子1合(以上為粗末),馬牙消6錢,青鹽4錢,密陀僧半兩,朴消1兩1錢,石決明1枚(米泔浸3日,刮洗),乳香1錢,硇砂1字,蓬砂2錢,蕤仁2錢(以上為細末),燈心半束(切碎),鉛丹1兩3分(羅過),大棗30個(去核,切),白蜜3斤(以上同拌勻,入瓷瓶子內,用箬葉葉油紙封定,勿令透氣,坐在鍋內,重湯煮1日,取出,絹濾去滓),丹砂(研)2錢,龍腦(研)1錢,麝香(成顆者,研)1字,膩粉1字(研)。
製備方法
上除前膏外,將後4味同研令勻,入前膏內,攪令相得,以乾瓷器收之。
功能主治
肝熱沖發於目,赤腫磣痛。
用法用量
用銅箸如常法點眼;其藥滓更以雪水2碗,攪和入罐子,依前法煮1日,濾取清者點眼;其滓焙乾後,入蔓青子、惡實各2兩炒過,同搗為末。每服1錢匕,食後荊芥、臘茶調下。如患眼只見1-2分者,百日見效。
處方來源
中藥方劑之點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