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組成
![秦皮](/img/e/87a/nBnauM3XwMDOyIDMxEDO4EjN5ITM5YTO4IDMxADMwAzMxAzLxg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秦皮(銼碎)3兩,青五銖錢7文,黃連(去須)1兩,蕤仁(去皮)半兩,淡竹葉(洗,切)30片。
製備方法
上藥用水1升半,煎至7合,去滓。
功能主治
風熱上沖,目赤痛,久患不愈。
用法用量
臨臥時用淨漬,點眼中;或洗眼亦得。
處方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五
中藥方劑之點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點眼秦皮湯,中藥方劑。來源於《聖濟總錄》。由秦皮、青五銖錢、黃連、蕤仁、淡竹葉組成。主治風熱上沖,目赤痛,久患不愈。
秦皮(銼碎)3兩,青五銖錢7文,黃連(去須)1兩,蕤仁(去皮)半兩,淡竹葉(洗,切)30片。
上藥用水1升半,煎至7合,去滓。
風熱上沖,目赤痛,久患不愈。
臨臥時用淨漬,點眼中;或洗眼亦得。
《聖濟總錄》卷一○五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洗眼秦皮湯:中藥湯劑,主治眼赤爛及眼癢急赤澀、積年瞼爛不愈,兩目澀痛,睛上有白膜等疾病,針對不同的病情可以有多種變化。
簡介 詳解 方劑變化概攬 配圖 相關連線點眼煎由梔子仁1兩,蕤仁(去皮)1兩,決明子(微炒)1兩,石膏2兩(研),竹葉2握(洗),車前葉(切)3合,秦皮(去粗皮)3分,白蜜3兩(後入)組成。其...
參考資料《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是眼科著作,原題葆光道人撰。書中除總論眼科外,將眼科常見病證72種以問答方式編為七十二問,記述各病症狀和治療方藥。
著作簡介 作者簡介 《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五輪歌 《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八廓歌眼科著作。一卷。原題葆光道人撰。書中除總論眼科外,將眼科常見病證72種以問答方式編為七十二問,記述各病症狀和治療方藥。但內容名《龍木論》中的眼科七十二證不同。
著作簡介 作者簡介 《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五輪歌 《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八廓歌胎赤眼,出《太平聖惠方》。即眼胎赤:病證名。
歸屬 附論眼胎赤是以病症名,是指幼兒初生時眼瞼發紅髮爛的症病症。
歸屬 描述 附論還睛湯用於風赤暴赤眼,浮翳眯目,胎赤眥爛,澀癢腫疼。
傷科補要 聖濟總錄 聖濟總錄一升。(《傷寒論》白頭翁湯)②治慢性細菌性痢疾:秦皮四錢,生地榆、椿皮各...。(《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④治赤眼及眼睛上瘡:秦皮一大兩。以清水一大升於白...,點狀凸起,白色或淡黃色,節膨大。葉:羽狀複葉長10-30厘米;葉柄長...
形態特徵 分布範圍 生長環境 該種鑑別 主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