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紀末,由法國畫家修拉首先提出並實踐。點彩派對光和色進行了分解,創造出一種用筆觸的繪畫技法,把原色中的紅色一條條塗在畫面上,再在紅的筆觸下面平行地塗上藍的筆觸,站在一定距離看上去,畫面的兩種色彩恰好混合成紫色。修拉以及西涅克,把物理學上色彩分解與綜合的方法運用於繪畫上,又創造出一種圓點繪畫的方法。他們覺得用圓點比用長條的筆觸畫出來的畫效果更好,不再在調色板上調合顏色運用筆。
修拉生活在印象主義畫派的初期,而且推動了了印象主義的發展。他對色彩的專門研究,使得他的作品層次分明,而他自己也成為新印象畫派“點彩派”的代表。
修拉認為印象派的用色方法,不夠嚴格,不免出現不透明的灰色。為了充分發揮色調分割的效果,用不同的色點並列地構成畫面,畫法機械呆板,單純追求形式。
他在畫面上將一些黑色塊集中起來,而讓一些空白的部位顯出明顯的形狀。通過達到完美平衡效果的層次變化和黑白對比,把意想不到的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捕捉著光和色,將它們在黑色和白色中復活起來,創造出陰影有利於形體塑造,光亮充滿神秘色彩,過渡的灰色顯露強烈生命力的世界。和諧的曲線在相互制約著、平衡著,各種形狀浮現著、明確著發出光的異彩。
自西涅克邀請修拉參加印象派,向他炫耀了純色的優越性後,他們便在畫布上堆起與環境、陽光、顏色的相互作用相符合的小圓點來。為了更好地平衡這些因素,並使它們互相滲透到只有極小的差異程度,他們採用了不在調色板上調色,而用小圓點和純色色點進行點彩的辦法。在一定的距離看上去,這無數的小點便在視網膜上造成所尋求的調色效果。從此以後,同時對比法則、點彩法、純色和光學調色法便成為修拉藝術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