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黔桂邊區教育散記》,是中國人類學家黃現璠教授生前撰寫的一篇名作,分別於1946年12月29日、1947年1月11日、1月25日連載於《廣西日報》桂林版《新教育》專刊。後於2004年7月收入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一書。作者於1945年4月,在廣西大學組織“黔桂邊民考察團”,任團長,帶團深入貴州榕江大有鄉一帶考察苗民社會歷史現狀,收集史料。本文即根據作者所見所聞撰成的一篇調查報告,文中言及了黔桂邊區教育堪憂的現狀以及自己調查中的所感所惑,該文被稱作黃現璠早期人類學調查的重要成果。
出版信息
融水苗族風光題名:《黔桂邊區教育散記》
作者:黃現璠
刊名:《廣西日報》、《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
日期:1946年12月29日、1947年1月11日、2004年7月
分類:人類學
創作背景
黃現璠到黔桂邊區去考察苗民社會生活狀況,曾有三次。第一次在一九四三年八月,帶領中山大學學生到龍勝、三江等縣;第二次在一九四五年四月,帶領廣西大學學生到貴州榕江大有鄉一帶;第三次在一九四五年九月,帶領助手到廣西融縣。三次考察,由於經費及時間有限,難以廣泛仔細深入地了解到苗民社會生活的全般狀況,但考察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惑,對苗民社會生活有了深切的體會與認識。毋庸置疑,深人山區實地調查及體驗生活,比起在大學課堂上講授摩爾根的《古代社會》有趣和生動得多。根據這三次調查所得,整理成文。內容摘介
第二次我們到貴州榕江大有鄉考察,所見印象,亦有天下烏鴉一般黑之感。我們到九秋寨,見該寨學校(此地不稱國民學校)有三間課堂,破舊傾斜,雜草叢生,幾張桌椅亂置於室中,滿屋塵埃,人門側旁的板壁上寫有“教育亡矣”四個大字!這或許是哪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教師留下的悲嘆。我身臨此境,目睹此狀此語,心中隱隱作痛,一種難以表述的悲傷之情,黯然而生,不禁熱淚盈眶,掩面而去。由幾馬村去另一苗寨,路經高亞村,我們入該村“國民學校”休息食粥,見該校桌椅甚少,滿桌灰塵,無一學生人影,根本不能稱作一個教育機關,問其負責人,為何如此景象?答曰:“放假。”再問何以才有數張桌椅?負責人面色驚慌,無以為對,在我一再追問下,他被迫承認前日接到縣裡公文,言:“黃(現璠)團長率隊考察縣內各校,責令慎重應付。”云云。因恐事情敗露,將受上峰懲處,故有我們所見之虛設桌椅。後到各處考察,所見之“國民學校”景象,大同小異,多亦如此。
有些地方,甚至不做官樣文章,連空有虛名的“國民學校”之名亦無,以示他們抵抗官府,拒絕教育,我們無權責之,只能開導勸告幾句。據介紹:三江縣曾設有一所國民學校,專為苗民子弟開一特別班,要求苗民選送學生上學。高武村附近有一家之女,被指定送去讀書,她不願父母亦不願讓她上學,但官命難違,無力反抗,結果她為抗拒上學,自殺身亡,此事是我們在高武村住時,該村村長親口對我言之。苗民之教育狀況,於此可見一般。
我們在黔桂苗區,曾多次向苗民們問及同一個問題:他們為什麼不願送子女上學?得到是三個答覆:第一,生活太苦,繳不起學費,無力供子女上學。第二,縱有經濟寬裕,有錢供子女上學的家庭,由於一旦農忙,或遇青黃不接之時,需要小孩守家或做家務、看牛等,子女斷斷續續上學,沒有什麼作用。第三,教師亦為外族人,大都為錢而來,很少有人去認真開導、教育學生,上課所定時期也不根據當地農事季節,平日來時有學生則教,無學生則走,到月終或年底只管白收束情。以上三點,據我們考察所聞,第二種原因較為普遍。因為人必須在衣食住等基本生活問題得以解決後,才能談到上學讀書問題。當他們農忙或不能舉火之時,哪有心情催子女上學。加之,官府對邊民的文化教育極不重視,只做官樣文章,且又不因地制宜,若不改革,其邊民教育實難以收效,正如上言“教育亡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