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生態工程學院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生態工程學院

其中,林業技術專業和園林技術專業為省級試點專業。 培養與園林技術相適應,具有良好的綜合職業能力,掌握園林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從事園林設計、園林施工技術、園林綠化維護與管理的高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 培養適應風景區園林規劃生產、設計、管理第一線的需要,德、智、體、美等面全面發展的高級技術套用型人才。

學院簡介

生態工程學院是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的二級學院。現開設林業技術、園林技術、生物技術及套用、園林工程技術、生物製藥技術、食品生物技術等6個專業。

師資力量

其中,林業技術專業和園林技術專業為省級試點專業。我院現有教師5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0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學科帶頭人2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21人,雙師教師38人,國家及省級職業資格技能考評員12人,具有相關工種的職業技能鑑定資格。

教學成果

近年來在省部級以上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與教研論文320篇,編寫教材16部,取得技術專利兩項,科研和教研成果18項。其中4項獲得地市級科技進步獎,1項獲得省級教學研究成果獎。
精品課程建設也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園林花卉栽培養護與套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草坪建植與養護、園林規劃設計等四門精品課程已經通過省級鑑定。
為提高教學質量,辦出高職特色,我院十分重視教學團隊建設,教師參加培訓、到企業實習等園林技術專業教師團隊已被黑龍江省教育廳命名為省級教學團隊。
積極改善辦學條件,更新辦學設備,滿足實訓需要。現有24個專業實訓室、3600平方米具有現代化噴灌設施的日光節能溫室,5000平方米的組培中心、3.8萬平方米的園林苗圃,5萬平方米的森林植物園,4975萬平方米實習林場,56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為實施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打下堅實的基礎。

校企合作

我院已與廈門、廣州、上海、西安、連雲港、青島、濟南、北京、天津、哈爾濱等地的多家生物科技企業、園林公司簽訂了校企合作委託培養協定。

院徽設計

1.中間紅色圓象徵著太陽,紅色與綠色的組合寓意著“為了綠色的永恆,我們擎舉著明天的太陽”。中間紅色與綠色寓意跳躍活動的人體,象徵青春和活力,體現教育育人的主旨;兩側藍色形成向上延伸到遠方的道路,象徵我院未來發展的無限前景。

院徽院徽
2.“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漢語拼音首寫字母“H、L、J、L、Y、Z、Y、J、S、X、Y”在圖形上均有所體現。
3.院徽採用具有現代氣息的抽象寫意手法設計;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專業設定

園林技術專業

本專業擁有資深辦學背景,2002年被確定為省級改革試點專業,自2000年創辦以來為全國各地的園林行業培養了926名畢業生。
本專業堅持走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道路,專業設定與園林行業及其相關聯的產業對接,秉承崇尚實踐的教育傳統,重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強化職業能力培養,形成了以職業能力為主線,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術套用能力訓練逐步深化的“一條主線、三個層面”培養模式。成立“產學合作中心”,充分利用師資力量和專業有利的硬體設施,配合企業實施品牌戰略,與企業共建實驗(訓)室,真正實現了生產與教學結合、課堂與現場結合、教師與學生互動結合的先進教學模式。
本專業實施訂單培養,與上海鼎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傑騰生物科技公司等多家園林企業簽定了培養協定(訂單)。
本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由省級學科帶頭人及資深園林高級工程師引領的省級教學團隊,團隊專業經驗豐富、專業技能強, 具有專業職業資格證書的“雙師型”教師所占75%以上,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2%以上,擁有碩士學位占25%。
專業建有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站,有國家級評審員4名,承擔面向社會的專業工種的中、高級技術等級培訓和考核。可以滿足學生“雙證書”的需要,目前畢業生的“雙證”率達95.5%以上,具有兩個或以上高級職業資格的人數達到70%。
1.園林與花卉技術

培養目標
培養與園林技術相適應,具有良好的綜合職業能力,掌握園林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從事園林設計、園林施工技術、園林綠化維護與管理的高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園林植物學、園林美術、園林植物環境、花卉栽培養護及套用、草坪建植與養護、園林測量、園林製圖、園林植物栽培與養護、園林保護、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插花技藝、園林輔助設計、園林工程概預算、專業英語
專業特色
教學做一體化“2+1”培養模式
職業資格
花卉園藝工、種苗工、植物保護工、插花工、植物檢疫工、防治工、園林工程預算員、園林規劃設計員、工程預算員
2.風景園林規劃設計
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風景區園林規劃生產、設計、管理第一線的需要,德、智、體、美等面全面發展的高級技術套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園林植物學、園林美術、園林植物環境、園林製圖、園林測量、園林表現、花卉栽培養護與套用、園林工程、園林保護、城市綠地規劃、園林輔助設計、風景區規劃、園林建築、園林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園林工程概預算、園林史、專業英語
專業特色
教學做一體化“2+1”培養模式
職業資格
花卉園藝工、種苗工、植物保護工、風景規劃、種植、造景技術員

林業技術專業

中國林業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經過多年的艱苦經營和理論探索,對森林的自然發展規律,森林的綜合利用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認識。我國林業要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需要,就必須把發展林業生產力,增加森林資源,增強林業活力作為改革和建設的目標,堅持“經濟、社會、生態、技術”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積極地發展林業。為完成這一任務就必須實現科教興林的戰略目標,做到:“由採伐為主轉為以營林為基礎,加強人工林建設;由生產木材為主轉為多種經營綜合利用,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由粗放經營為主轉為重視科學技術實現集約經營科學管理;由林業部門為主轉為全社會辦林業”。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就必須堅定不移的依靠科學技術,向科學要質量要效益,在這一過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科教興林是大勢所趨,開辦林業技術專業高職班勢在必行。
林業行業本身迅速向集約型、複合型、科學管理型的方向發展,傳統的經營和管理方式面臨著挑戰,人才需求方面出現了結構失調。
(1)在知識結構方面:掌握新技術──林業技術方面的人才嚴重不足,由於歷史原因,在林業生產第一線的技術人員很多人的知識含金量不高。加之林業行業比較艱苦,大學生分不來留不住,學非所用,改行人員多,這種知識結構顯然不能適用現代化林業發展的要求。
(2)在綜合能力方面:由於林業本身特點的限制,有理論知識、掌握實踐技能、能直接從事林業生產、會外語、懂電腦的人非常少,而一般行政人員較多。
(3)在人才結構方面:林業企業生產第一線的高級技術人員很少,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長的“專家”,同時在這部分專家中大多數是從事傳統營林工作的技術員或是木材生產的技術人員。

園林工程技術專業

隨著城市結構的調整和城市規模的日益擴大,必然對作為改善城市環境重要手段的園林綠化、美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以綠地為核心,建立一種對城市用地及空間布局上具有先導作用的城市環境系統,是當前實施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迫切需要。九十年代以來,城市園林建設取得巨大成績。除強制推行環境治理措施外,要新建一批公園和城市中心綠地;新建住宅小區、立交橋和道路兩側,需要更多的花壇、綠籬、假山、雕塑、綠化風景帶去點綴;衛星城及農村小城鎮的綠地規劃,遠郊的自然風景區、森林公園及休閒農莊等發展方興未艾;現有園林景點需要維護和完善。這些都需要大量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能在基層從事園林設計、園林施工、園林植物栽植與養護和園林管理的專門技術人才。
目前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原因主要是園林公司的發展壯大、新單位的成立及非園林行業的需求等。除了市政部門用人較少外,我省2008年僅園林公司需要園林工程技術人才就在800人以上,這還未包括苗圃、花圃、非園林行業單位(如房地產、其它企事業單位等)。而我省又是園林專業人才需求量較少的地區。可見,我院開設園林工程技術專業並向社會輸送合格人才勢在必行。
高職園林專業培養的人才是面向基層第一線的。通過調查研究,確定畢業生主要面向區、縣園林設計室、綠化工程隊、苗圃花木公司,民營園林設計與綠化工程公司,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及居民住宅區的綠化科室等。主要需要規劃設計人員、施工組織人員、施工技術員、工程預決算、養護管理、業務員、大量的技術工等。
中國苗木花木聯盟網記者針對本科以上園林畢業生的就業形勢連線採訪了北京、哈爾濱、武漢、廣州等地園林高校和教育部門負責人,他們對此均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擔憂。他們都認為:一是目前市場對園林高級研究人員和高級設計人員需求量很少,而近年各大院校對園林專業又快速擴招,勢必引發就業壓力;二是整個園林行業已轉由民營或私營設計、工程單位唱主角,相關機關和事業單位所需園林專業人才數量占的份額已極其微小,而占主要份額的民營、私營單位主要需要技能、實用型人才和技術工人,對於這些單位和崗位,本科以上園林專業人才還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更增加了就業難度。
相比之下,這些崗位和單位,正是我們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最適合去向。但同時我們也看出,所需人才類型中,工程技術類占到了71.4%,而規劃設計類僅占8.8%。用人單位在用人計畫中,對項目經理、工程概預算人員、施工組織與管理人才需求量較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