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菌蟲

黑菌蟲

中文名:黑菌蟲,學名:Alphitobius diaperinus Panzer。英文名:Black fungus insect。黑菌蟲是昆蟲綱,鞘翅目,擬步甲科的一種倉庫害蟲。寄主有棉花、木材、黃麻、木香、大米、玉米、可可豆、茯毛、綠豆、芝麻、豆蔻、烏梅木、白冠、檳榔。危害糧食及其加工品、乾果、可可、椰子、豆蔻等。又能食蟲屍、蟲糞及腐敗夾雜物,食性十分複雜。在潮濕糧食、陳糧、糧腳、糧倉及糧食加工廠的陰暗潮濕和夾塵雜物等處發生最多。在東北常與黑粉蟲、黃粉蟲、小菌蟲同時大量聚集危害。成蟲或幼蟲常聚集在倉庫的陰暗壁角、磚石、木板下、塵芥雜物中或糧食碎屑內越冬。成蟲有群棲性、趨光性、假死性、同類殘殺性,能飛善爬、喜食蟲屍、雜物,能抗飢11~24日,喜食潮濕穀物;成蟲壽命在高溫潮濕條件下可達1年,一般為2~3個月。幼蟲喜食帶濕穀物及粉類,有假死性、肉食性、群棲性及趨光性,能耐飢3~9日,一般為6日。此蟲分布在世界各國,我國除內蒙古、青海、寧夏、西藏外,各省區均有發現。

基本信息

主要形態特徵

1.成蟲 體長5.5—7毫米,橢圓形,背隆起,黑褐色至黑色,背面無毛有光澤.複眼為頰所切,腎形,最寬處有3個小眼面,唇基微凹入,觸角11節,從第5節開始逐漸膨大略呈鋸齒狀.前胸背板扁,兩側緣前,半弧形,後半部較直,與後緣呈直角形.小盾片半圓形,中胸腹板後緣"V"形脊光滑,無刻點.前足基節窩後方封閉式,前足脛節末端明顯擴大.

黑菌蟲黑菌蟲

2.幼蟲 體長11—13毫米,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呈半圓筒形.頭大,半圓形,觸角3節.體各節背面為黑褐色,自前向後漸深,背中線從前胸背板直達5—6腹節,各節腹面兩側各具剛毛4根,腹末圓錐形,近基部顯著縮狹,末端呈尖刺狀尾突,其前方兩側各具不規則的短刺8根.

生活習性

黑菌蟲黑菌蟲

一年發生1—3代,以成蟲或幼蟲群集倉內陰暗壁角,磚石,木板,地角糧,塵雜或堆集物中越冬.成蟲羽化後5—7日交尾產卵,卵散產於糧食表面或各種縫隙內.每雌平均產卵115粒,產卵期約85天,成蟲壽命一般為2—3個月,如高溫條件下,可長達一年.卵在17度以上開始發育,卵期3—8天,幼蟲期30—45天,蛹期4—8天,每代在30度,相對濕度100%的條件下平均為37天.成蟲有群集性,趨光性,假死性和同類殘殺習性,喜吃蟲屍,耐飢力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