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拉丁文學名:Acanthochelys spixii分類
爬行綱、龜目、側頸龜亞目、蛇頸龜科、刺頸龜屬
簡介
體長 背甲17-20公分
適溫 攝氏25-30度
地理分布
亞馬遜水域
繁殖方式
卵生 每年都可以產下2-3窩蛋,每窩有4-6顆蛋。孵化期大約150天左右
習 性
黑腹刺頸龜同樣棲息於亞馬遜酸性水域,因對於水的酸鹼度十分敏感,特別是野生個體,如果水質酸性低於PH5.5以下,龜甲和皮膚都容易出現剝落和脫皮的現象,所以最理性的水質還是要保持在PH5.5-6.0的範圍。
食 性
飼料和昆蟲,魚、蝦、蝸牛、蚯蚓等,也可投餵常見水果蔬菜。偶爾也會啃食水生植物
護 理
人工個體雖然對水質比較不敏感,不過還是要比較注意,以免水土不服。它們在岸上曬太 陽的時間很長,所以陸地區需要比較大的面積,水澤區水深在15-20厘米即可。不過對於幼龜來說,水深3-5厘米的淺 就已經足夠了。孵化期是比較困難的部份,最好先經過2-3個月22-23度的寒化休眠期,再進行交配產卵的成功率和孵化率會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