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北京超過1000萬的流動人口中,有2/3為農民工。他們子女的入園問題,被理所當然的忽視。有朝陽區教委的工作人員說,之所以未將他們納入學前教育規劃,是因為“實在管不過來”。這些“流動”兒童的父母,既無“關係”讓孩子進公辦園,也沒財力送孩子上民辦園。他們只能按市場法則,選擇質劣價廉的黑幼稚園。這些兒童要面臨安全隱患、教育質量差、黑園隨時被關閉等各種問題。
“入園難”背後的社會不公,在這些生活於最底層的孩子身上體現最多。而他們和其他所有孩子一樣,都是國家的未來。
據北京市政協09年的調查,北京市共有1298家黑幼稚園,比合法幼稚園還多32家。這些園安全衛生條件、教學水平不容樂觀。
法規
中國《幼稚園管理條例》規定,擅自招收幼兒的,由教育行政部門視情節輕重,給予限期整頓、停止招生、停止辦園的行政處罰。
存在的合理性
1、收費低;
2、可以彌補白幼稚園數量的不足;
3、如果關閉黑幼稚園,沒有足夠的白幼稚園接受幼兒,教育部門財力有限,無法顧及。
4、資金不足,據行內測算,民辦園如果想獲得註冊手續,除了要徵得有關部門的同意,還得至少500萬元左右的投資,這還不包括土地的支出。
危害
1、90%的教師沒有幼師畢業,導致教學質量差;
2、安全措施不到位,有安全隱患;
3、“黑幼稚園”硬體設施不到位,面積小,活動空間及休息室面積不符合國家衛生要求,存在多個孩子用一盆水洗手、用一個容器如廁等情況,易造成傳染病的傳播。
他國借鑑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系列《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美國、英國、韓國等國將幼稚園定位於準公共產品,政府提供一定程度免費教育。法國、瑞典等大多數北歐國家則將幼稚園定義為公共產品,無論公立、私立幼稚園,都會得到財政補貼,家庭只承擔極少費用。
定位
在美國,學前一年教育免費。同時,政府為3至5歲、家境不佳的兒童,設立有“提前開端”的免費教育項目。
綜合資料看,在部分已開發國家,私立教育機構往往是高質量教育的代表,私立幼稚園也是如此。
在日本,有接近80%的孩子就讀私立幼稚園,20%的兒童就讀國立幼稚園。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局發布的系列年度報告顯示,大多數西歐國家都已普及學前教育,約66%的兒童就讀於公立幼稚園。
在中國,教育資源的傾斜令公立園擁有明顯競爭優勢,做到了“物美價廉”,但進入公立園的競爭激烈,除提前報名和耐心等待,“關係”是另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的民辦幼稚園除了個別“貴族園”,大多數在師資軟實力上無法和公立園競爭,但收費較公立園高了不少。
收費
在瑞典,公立園和私立園都只是象徵性收費,並且收費一致,條件都很優越。國家財政補貼了絕大部分學費。
孩子們在到三歲的入園年齡前可以在網上登記,國家會按入學遠近分配公立園。如果想進私立園,則需要到私立園提前登記排隊。不過這不意味著私立園條件更好,而是教育理念恰好被一些父母接受。
各國的幼稚園中,法國是完全免費的類型,學前教育機構全部屬於公立。
未來發展
在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綱要首次將學前教育納入國家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大力發展公辦幼稚園,積極扶持民辦幼稚園。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分擔機制,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入園給予補助。”綱要還提出了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目標,到2020年,普及學前一年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