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黏蟲又稱剃枝蟲、行軍蟲,是一種以為害糧食作物和牧草的多食性、遷移性、暴發性大害蟲。除西北局部地區外,中國其他各地均有分布。大發生時可把作物葉片食光,而在暴發生年份,幼蟲成群結隊遷移時,幾乎所有綠色作物被掠食一空,造成大面積減產或絕收。
形態
成蟲體長17-20毫米,翅展36-45毫米,淡黃褐至淡灰褐色,觸角絲狀,前翅環形紋圓形,中室下角處有一小白點,後翅正面暗褐,反面淡褐,緣毛白色。
卵半球形,直徑0.5毫米,白至乳黃色。
幼蟲六齡,體長35毫米左右,體色變化很大,密度小時,4齡以上幼蟲多呈淡黃褐至黃綠色不等,密度大時,多為灰黑至黑色。頭黃褐至紅褐色。有暗色網紋,沿蛻裂線有黑褐色縱紋,似“八”字形,有5條明顯背線。
蛹長20毫米,紅褐色,第5-7腹節背面近前緣處有橫脊狀隆起,上具刻點,橫列成行,腹未有尾刺3對。
發生條件及規律
生活習性
成蟲有遠距離遷飛性,有趨化性,喜食蜜露,羽化後必須進行補充營養方可正常產卵繁殖。白天棲息在植株間,傍晚出來活動。成蟲喜選擇生長茂密的農田,將卵塊產在葉尖及枯黃的葉片上,每頭雌蟲可產卵1000~3000粒,卵期3~6天,幼蟲六齡,4~6齡為暴食期,因此防治應在3齡前進行。發生條件
黏蟲喜好潮濕而怕高溫乾旱,適溫為19~22℃,相對濕度70%以上。溫度低於15℃或高於25℃,相對濕度低於65%,對成蟲產卵、幼蟲孵化不利。溫度23~30℃利於成蟲產卵和幼蟲存活。但雨量過多,特別是遇暴風雨後,黏蟲數量又顯著下降。發生規律
中國從北到南一年可發生2-8代。3、4月間由長江以南向北遷飛至黃淮地區繁殖,4、5間為害麥類作物,5、6月間先後化蛹羽化成為害狀蟲後又遷往東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繁殖為害,6、7月間為害小麥、玉米、水稻和牧草,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化蛹羽化成蟲向南遷往山東、河北、河南、蘇北和皖北等地繁殖,為害玉米、水稻。在北緯33°(l月份0℃等溫線)以南幼蟲及蛹可順利越冬或繼續為害,在此線以北地區不能越冬。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在成蟲產卵盛期前選葉片完整、不霉爛的稻草8-10根紮成一小把,每畝30-50把,每隔5-7天更換一次(若草把經用藥劑浸泡可減少換把次數),可顯著減少田間蟲口密度。幼蟲發生期間放鴨啄食。物理防治
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效果非常好。藥物防治
重發麥田,幼蟲低齡期(2齡、3齡高峰期),選用25%天達滅幼脲3號懸浮劑2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或2.5%天達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的殺蟲雙水劑200-400倍液,按每畝加水30-45千克均勻噴霧 。生物防治
黏蟲天敵有蛙類、鳥類、蝙蝠、蜘蛛、線蟲、蟎類、捕食性昆蟲、寄生性昆蟲、寄生菌和病毒等多種。其中步甲可捕食大量黏蟲幼蟲,黏蟲寄蠅對一代黏蟲寄生率較高。黏蟲黑卵蜂對卵寄生率較高,在有些地區黏蟲卵索線蟲對黏蟲幼蟲寄生率很高,麻雀、蝙蝠可捕食大量黏蟲成蟲,瓢蟲、食蚜虻和草蛉等可捕食低齡幼蟲,各地可根據當地情況注意保護利用。
相關報導
山西多地暴發黏蟲危害
201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黏蟲在山西省暴發。此次黏蟲危害,從南至北,波及多地,忻州、朔州、大同、長治、呂梁等地尤為嚴重。該省植保總站監測數據顯示,全省黏蟲發生面積達570多萬畝,是2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7月3日,山西省農業廳發出《關於加強黏蟲防控工作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廣泛發動農戶,採取有力措施防治黏蟲。 長治、朔州、大同、呂梁、忻州紛紛啟動黏蟲防治工作,調集農藥、組織植保、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防治黏蟲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