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紅色遺址

黎川紅色遺址位於湖坊鄉“龔家大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為使閩贛蘇區成為鞏固的革命根據地,同時打通中央蘇區與閩北蘇區的聯繫,1933年5月10日,按照周恩來的提議,經黨中央批准,閩贛省革命委員會在蘇區北部防線的戰略要地黎川湖坊成立,正式建立以黎川為中心的中央蘇區東北防線區域,下轄閩贛邊區黎川、建寧、泰寧等二十一個蘇區縣,中央指派顧作霖任中共閩贛省委書記,邵式平任閩贛省蘇維埃主席,肖勁光被任命為閩贛省軍區司令員兼政委。

黎川紅色遺址

1、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毛澤東、顧作霖、邵式平等在此辦公居住。中央根據地反圍剿的一些重大戰鬥發生於這個地區。舊址系舊式磚木結構單廳重房式屋宇,有大小房室20餘間。正廳一廳四房,兩側各有廂房,後有庭院圍牆,建國後經當地政府多次修繕,保存完好。1985年,由江西文化廳撥款修葺一新,各房室陳設基本恢復當年原貌,並設有革命文物和圖片陳列,可供參觀。1982年6月,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原江西省省長,蘇區時期曾任閩贛省委委員兼中共黎川縣委書記的方誌純視察黎川時,曾專程到湖坊贛省舊址參觀。1987年12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位於縣城日峰鎮南津街原鄧氏家廟,全部建築保持完好。根據鬥爭形勢的變化,1933年7月,閩贛省領導機關從由湖坊遷至此地,同年9月,黎川城失守,閩贛省直機關又遷駐黎川德勝關。

3、朱德舊居、紅七軍團臨時總司令部舊址:
位於縣城日峰鎮篁竹街潘家大屋。1932年10月,中央紅軍總司令部、總政治部由建寧遷入篁竹街。1932年12月30日,在潘家大屋前地勢開闊的李樹坪上,中國工農紅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閱兵誓師大會在這裡舉行,紅一、三、五軍團共7萬多指戰員和1萬多工農民眾,接受了中央軍委周恩來、朱德等領導的檢閱。1933年7月5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團正式宣告成立,潘家大屋成為紅七軍團臨時總司令部,肖勁光被任命為軍團長兼政委。至今,在潘家大屋牆壁上,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當年留下的“共產黨十大政綱”等標語,仍墨跡清晰,保存完好。

4、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部舊址:

位於縣城日峰鎮篁竹街單家大屋。第一方面軍一萬多指戰員,當時擔負著守衛以黎川為中心的中央蘇區北大門的責任,鼓舞士氣和宣傳發動蘇區民眾參與抗敵,成為了紅軍的重要工作和任務。
5、德勝關閩贛省委駐地舊址:位於井水村(距縣城東南21公里)。
6、黎川洵口、資福橋、團村戰鬥舊址:

1933年9月下旬,蔣介石以50萬兵力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紅軍總司令部在緊急布署作戰方案之後,隨即由篁竹街遷往德勝關,作戰指揮部設在團村以東的華蓋峰,主力部隊則駐守在團村地區各個前沿山頭,設下作戰伏擊圈,迎擊敵人。

洵口戰鬥舊址名聲顯赫,位於縣城東北20里閩贛兩省往來要道的洵口,歷來是兵家占據要地。1933年10月6日,彭德懷與藤代遠率部在此與國民黨吳奇偉師遭遇激戰,紅軍取得洵口戰鬥勝利。

7、黎川革命烈士公園
革命烈士公園於1955年動工興建,翌年建成。園內綠樹成蔭,亭榭鼎立,簇簇花叢星羅棋布,四季青蔥綴彩,芬芳盈溢。革命烈士紀念塔高13米,雄偉壯觀,莊嚴肅穆,塔體分基座和塔身兩部分。塔身正麵塑有黎川縣人民委員會所題“革命烈士紀念塔”;東、西、北三面分別塑有省、地、縣三級黨委和政府的題詞。

黎川人民富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土地革命時期旅居外地的本縣籍青年魯易(原名魯其昌),留學日本和赴法國 勤工儉學,併到蘇聯考察政治,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受黨的派遣先後擔任過黃埔軍校校員、政治部副主任、軍校黨團領導小組負責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少將副主任兼第三師黨代表,紅三軍第七師政委,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洪湖根據地作戰中英勇犧牲。上世紀30年代初,黎川僅參加紅軍者即達2000多人。共產黨員鄧梅村等1000餘人為革命光榮獻身,解放後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革命烈士。原遼寧省軍區副政委黃國山、原寧夏軍區顧問 塗宗德等許多同志,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轉戰南北,出生入死,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了戰功。

黎川紅色遺址背景詳介:

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

1932年12月,國民黨在結束了對鄂豫皖、湘鄂西的第四次“圍剿”後,調集了近40的萬兵力,分左、中、右三路,採用“分進合擊”的戰術,向紅一方面軍和中央根據地發動了第四次“圍剿”。紅軍為奪取反“圍剿”勝利,於次年1月發動了建(寧)黎(川)泰(寧)戰役。此後,敵人在撫河流域集結重兵。為粉碎敵人兩面夾擊紅一方面軍的計畫,紅軍又發動了金溪戰役,取得了黃獅渡和滸灣戰鬥的勝利。1933年1月末,蔣介石到南昌重新部署對中央蘇區的“圍剿”,以陳誠的中路軍為主攻部隊,尋找紅軍主力作戰。這時,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統治下的臨時中央由上海遷到瑞金,並累電紅一方面軍總部攻占敵重兵駐防的南豐、南城,並拒絕周恩來、朱德陳述不能打南豐、南城的正確意見。2月9日,紅一方面軍按中央指令從黎川向南豐推進。12日,向南豐城發起總攻,在紅軍強攻南豐不利的情況下,周恩來、朱德當機立斷,改強攻為佯攻,將主力撤出戰鬥,秘密西移至東韶、洛口地區隱蔽集結,待機殲敵。26日,敵52、59師分兩路從樂安向廣昌進發,兩路中間隔著摩羅嶂大山。紅軍以紅1、3軍團和紅21軍為左翼隊,以紅5軍團、紅12、22軍和獨立5師為右翼隊,在黃陂進行了大兵團伏擊戰,殲敵52師全部和59師大部,俘敵師長李明(後重傷斃命)、陳時驥。此後,紅軍主力轉移到宜黃南部集結。敵軍由左、中、右三路改為前後兩梯隊。3月20日,敵後縱隊的11師進至宜黃草台岡,9師尚在東陂,兩師之間隔著雷公嵊大山。紅軍主力又在草台岡大兵團伏擊敵11師,全殲該師。兩役殲敵近三個師,俘敵萬餘,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第四次反“圍剿”中殲滅的國民黨軍均系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裝備好,戰鬥力較強。蔣介石和陳誠非常傷心,也非常惱怒。戰後蔣介石在給陳誠的手諭中寫道:“唯此次損失慘淒異常,實有生以來唯一之隱痛!”陳誠則於手諭後尾寫道:“誠雖不敏,獨生為羞!”

第四次反“圍剿”前期戰役戰鬥--建黎泰戰役:

1932年10月14日,紅一方面軍決定在敵人尚未完成對中央蘇區第四次“圍剿”部署前,以廣昌東北為出擊點,“出敵不意迅速而同時地消滅建寧、泰寧、黎川的敵人,從而占領其地域”,並赤化寧化、泰寧、廣昌之間的一片地區,打通與贛東北的交通。根據這個決定,10月16日,紅一方面軍從廣昌出發,向建(寧)黎(川)泰(寧)地區進軍。18日,紅三軍團占領黎川縣城,敵守軍第24師許克祥部聞風逃至南城。同日紅軍又攻克建寧,擊潰新編第四旅周志群部1個團,餘部向泰寧退卻。

19日,紅五軍團攻克泰寧,周志群部再向邵武、將樂潰退。22日,紅軍和地方武裝乘勝擴大戰果,相繼攻克將樂、邵武、順昌、資溪、清流、歸化、連城。此後,敵第8師及第22、24師各1旅向黎川反撲。紅軍為誘殲該敵,主動撤出黎川。11月1日,紅軍在南豐以東擊潰向黎川東進之敵。3日,紅軍再占黎川。此次戰役,紅軍殲國民黨軍1個多團,擊潰2個團,占領10個縣城,擴大蘇區數百里,打通了中央蘇區與閩北蘇區的聯繫。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

1933年9月下旬,蔣介石以50萬兵力,採用持久作戰和堡壘主義的新方針,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當時中共中央領導權掌握在一些不懂中國國情、卻得到共產國際信任的“左”傾教條主義者手中。他們採取“禦敵於國門之外”、“兩個拳頭打人”的策略,實行進攻中的冒險主義。於9月至11月,以東方軍進攻黎川,中央軍進攻南城、南豐等敵軍堅固據點,使紅軍遭到不應有的損失,被迫撤回。1934年1月下旬,蔣介石平息福建事變後,集中全力進攻中央蘇區,中共臨時中央和李德在防禦中實行保守主義的錯誤路線,針對敵人的六路進攻,實行“六路分兵”把守,把單純防禦的陣地戰當做法寶,結果被優勢敵軍各路擊破,節節敗退。到10月不得不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大轉移。

第五次反“圍剿”前期戰役戰鬥--洵口遭遇戰
1933年9月25日,國民黨軍以北路軍3個師由南城硝石向黎川發動進攻,開始了對中央蘇區的第五次“圍剿”。28日,敵周渾元部攻占中央根據地的北面門戶黎川。博古、李德等人嚴令已入閩作戰的東方軍回師禦敵。

10月6日,東方軍在黎川洵口與敵遭遇,經激戰,紅三軍團殲敵第6師2個團,俘敵旅長葛鐘山以下官兵1200餘人。紅五軍團第13師在茶亭側擊增援部隊第96師,殲敵1個團。洵口遭遇戰是第五次反“圍剿”中的一個偶然勝利,但“左”傾冒險主義者卻把它誇大為有普遍意義。

第五次反“圍剿”前期戰役戰鬥--團村反擊戰

團村位於黎川城東約15公里處。1933年12月12日至13日,國民黨軍以6個師的兵力,在陳誠指揮下向黎川南部地區發起猛烈進攻。當敵軍進至團村紅軍伏擊圈後,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和紅五軍團一部與敵展開激戰。由於各軍團部隊配合不夠,兵力不集中,突擊過早,僅擊潰國民黨軍一部,未能大量殲滅國民黨軍。在戰鬥中,紅三軍團第4師師長張錫龍犧牲,第15師師長吳高群負重傷後在建寧紅軍醫院逝世。

團村反擊戰後,紅軍還進行了南豐鳳翔峰陣地防禦戰、三溪圩、三坑反擊戰等戰鬥,雖奮勇抗擊,終因兵力眾寡懸殊,且敵軍步、炮兵與空軍配合猛攻,紅軍被迫向廣昌撤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