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黃鼠狼式坦克殲擊車是由1940年對法國戰役中,所擄獲的數百輛做為火炮牽引車・裝甲運輸車的37L Lorraine牽引車 (Tracteur Blinde 37L "Lorraine") 為基礎,搭載7.5 cm PaK 40對戦車炮所完成。
制式名稱為7.5cm 40式1型對戦車炮搭載Lorraine牽引車 (f) 型自行火炮 (7.5cm PaK40/1 auf Geschützwagen Lorraine Schlepper (f)),Marder字面即為“貂鼠(黃鼠狼)”的意義。制式編號為 Sf.Kfz. 135。
雖說制式採用的規格底盤為Lorraine牽引車,但是也有些說法是將許多不同款淘汰的法軍坦克所改造搭載的7.5 cm PaK 40對戦車炮的同類型車款,均列為貂鼠I。
從1941年德國發動巴巴羅薩作戰的初期開始、德國國防軍始終不滿足於牽引式的對戦車炮與I號對戦車自行火炮這樣的裝備,而覺得必須要有更富有機動性、更強力的對戦車武器。而此一要求在1941年末期變成了緊急課題,因為蘇聯投入了新型的T-34與KV-1等坦克。
性能數據
作為暫時的解決策略,德軍先打算將已經舊式化II號戦車,以及擄獲的Lorraine牽引車此類車輛,均改裝成對坦克自行火炮。而這就是貂鼠(黃鼠狼)系列的由來,搭載了7.5 cm PaK 40/1對戦車炮或是由蘇聯大量擄獲的F-22 76mm野炮所改造出來的7.62 cm PaK 36(r)對戦車炮。
貂鼠I是於1942年5月,由在Lorraine底盤上安裝7.5cm PaK 40 對戦車炮所開發出來的。由於本車原本就將引擎配置於車體中央,是非常適合自行火炮的設計。而在撤除車體後部的兵員乘坐用空間之後,代以安裝火炮以及設定開放式的戰鬥室。不過戰鬥室僅由10~9mm厚的裝甲板所構成,僅能防護成員免於輕兵器及炮彈破片的傷害,無法防護來自敵方坦克的炮擊。
在1942年的7-8月間,約有170輛的貂鼠I是由前述的Lorraine牽引車所改造的。另外有其他的法軍坦克如Hotchkiss H39與FCM36等等,每次以數十輛為單位所改造出來的對坦克自行火炮,這些也常被列入貂鼠I之中。
實戰服役
最初的一批貂鼠I型是在1942年投入了東部戰線,配備於步兵師團坦克驅逐 (Panzerjäger) 大隊。但是這些貂鼠I型在後續車型如貂鼠II型、貂鼠III型出現後,就陸續被後送回法國境內使用。主要理由是因為Lorraine牽引車以及其他法軍坦克底盤,在法國會比較容易由當地其他的法軍車輛來取得、挪用零件的關係。而在聯軍登入諾曼第的前後,配備於大西洋防線的幾個裝甲師由於坦克不足,許多都是以法軍坦克底盤改造的貂鼠I型來填補缺額。
裝備部隊
第31步兵師 | 第31反坦克營 | 1942年八月 - 1943年12月 |
第35步兵師 | 第35反坦克營 | 1942年9月 - 1943年12月 |
第36步兵師(摩托化) | 第38反坦克營 | 1942年10月 - 1943年1月 |
第72步兵師 | 第72反坦克營 | 1942年9月 - 1943年12月 |
第206步兵師 | 1./Pz. Jg.Schn.第206反坦克營 | 1943年1月 - 1943年12月 |
第256步兵師 | 5./Pz. Schnelle-第256反坦克營 | 1942年11月 - 1944年4月 |
發展型號
黃鼠狼(貂鼠)II(Marder II) 為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使用的一款反戰車自行火炮。它是以製造的二號坦克的底盤作基礎,再加裝上76.2mm(俄制)或者75mm(德制)反戰車炮。
發展
在“巴巴羅薩計畫”初期,德國國防軍就不滿足於I號反戰車自行火炮與牽引式火炮,而希望擁有更強力反戰車兵器。隨著T-34與KV-1在1941年後期出現於戰場後,這樣的需求就變得更急迫。
而能夠馬上填補戰力的,就是將陳舊化的輕型戦車,或者擄獲的戰車加以改造,還有就是將舊型戦車的生產線轉換為生產反戰車自行火炮。加上自俄軍手中擄獲了大量的76.2mm野戰炮,正好在改造後可以用來裝備這些戰車,這就是貂鼠(黃鼠狼)系列的由來。而貂鼠II即是以II號戰車為基礎所開發出來的車行的通稱,依據武裝與車體、使用的底盤不同大致區分為二種類:
Sd.kfz.132型 最初開發的是擁有“7.62cm Pak 36 (r)反坦克炮搭載II號戰車底盤”這樣子制式名稱的款式。這是由改造自行火炮經驗豐富的Alkett公司,使用II號戰車D/E型與火焰放射戰車型改造而來、另外也使用新造底盤來生產了201輛。
所採用的主炮Pak36(r)L/51.5,是由大量擄獲的蘇聯F-22野炮大幅度改裝的反戰車炮。藥室經過改造擴大而能使用裝藥較多的Pak40用彈藥(但精確度跟射程則會下降)、另外將原來野炮須由二人來進行瞄準操作的設備變更為一人操作用,在Pak40配備之前對於新型的蘇聯戰車是很有效的反戰車炮。
戰闘室後部有使用裝甲板的,也有僅以鐵網張設的車體。雖然是有著戰時急造品這樣感覺的高車身自行火炮,但在當時卻是能對抗T-34的貴重戦力。本車當初是被賦予了Sd.kfz.131制式編號,但是後來卻變更為Sd.kfz.132。
Sd.kfz.131型 接下來生展的是使用II號戰車F型底盤,制式名稱為“7.5cm PaK40/2搭載II號戰車底盤”的Sd.kfz.131。車體是由亨舍爾,戰鬥室則是由Alkett所開發、在配合萊因金屬所生產的7.5cm PaK40反戰車炮,最後組合則是在FAMO公司來進行。
與看來就像急造品的前作相比,底盤變更了設計而使得整體車高降低,設計上變得較為合理。1942年6月完成了試作車,馬上在隔月進入量產。本車使用全新底盤製造的有576輛,以回收的II號戰車A、B、C、F各型所改造的也製造了75輛。另有一說製造總數是531輛。
戰績
貂鼠II因為其搭載火炮的優秀,而成為能充分對抗盟軍戦車的一項利器。
黃鼠狼為國防軍和黨衛軍的裝甲師的反坦克營,以及一些空軍單位所使用
不過貂鼠II也有其弱點,就是存活率偏低。除了車高較高之外,沒有車頂、背後也為開放式,加上戰鬥室的裝甲相對薄弱,對於成員的保護極度不足。除了裝甲完全無法抵擋敵軍反戰車炮的炮擊之外,開放且脆弱的戰鬥室導致貂鼠II很容易因為歩兵的肉搏攻擊而被擊毀。
不過以戰車的標準來看待貂鼠(黃鼠狼)系列本來就不公平,比起戰車或是突擊炮,貂鼠II頂多只能算是有自走能力的反戰車炮,不適合用於主動的對戰車戰鬥。原則上均使用在被動的防禦性戰鬥,相較於牽引式的反戰車炮能夠迅速的轉移陣地是其優點所在。
雖然貂鼠II是種十分有效的反戰車自行火炮,但是因其生產線已經決定轉換來製造同樣使用二號戰車底盤為基礎的黃蜂式自走榴炮,所以結束了生產。不過配備於反戰車部隊的貂鼠II,仍然與後繼型的貂鼠III共同活躍於第一線,持續戰鬥至德國投降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