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枯腐病

黃麻枯腐病

是黃麻生產上的重要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苗期染病子葉呈黃褐色枯死,其上生出許多黑色小粒點。幼莖染病引致猝倒或苗高10~25cm時,下部葉片生不規則黃色病斑,後擴展成條狀潰瘍,造成苗枯。

為害症狀

是黃麻生產上的重要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發病。苗期染病子葉呈黃褐色枯死,其上生出許多黑色小粒點。幼莖染病引致猝倒或苗高10~25cm時,下部葉片生不規則黃色病斑,後擴展成條狀潰瘍,造成苗枯。莖部染病初生褐色梭形斑,可擴展環繞全莖,病部表面密生黑色小粒點,即

病菌分生孢子器。根部染病主根、側根呈黑褐色腐爛,地上部萎蔫,從下向上逐漸變褐,終致全株乾枯。木質部、韌皮纖維間形成很多細砂狀黑色小菌核。病部皮層易剝開露出絲狀纖維。

病原形態特徵

菜豆殼球孢(Macrophomina phaseolina(Tassi)Goid.異名M.phaseoli(Maubl.)Ashby),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直徑100~200微米,初埋生在寄主表皮下,後突破表皮孔口外露。分生孢子長橢圓形至卵形,單胞無色,大小16~29×6~11微米。菌核黑色,近圓形至不規則形,直徑50~150微米。該菌生長適溫30~35℃,55℃經10分鐘致死。相對濕度以96%~100%最適。菌絲生長最適pH6.8,pH5.8~7.5利於孢子萌發。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和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該病屬高溫高濕型病害,氣溫30℃遇有多雨或高濕條件易流行。圓果種易發病;地勢低洼,濕度大或常遭水淹的麻田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如印度的Jre一918、JRc一1108。
(2)加強麻田管理,進行合理輪作,最好與禾本科作物或豆類進行輪作;低洼地要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乾旱季節或地塊須適時灌溉。
(3)生物防治近年發現有些放線菌對該菌有拮抗作用,生產上可施用用油餅製成的菌肥。此外木素木霉能在該菌菌絲上寄生,當土壤中木素木霉占優勢時,該病菌就難立足,生產上可試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