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0年為黃陂橋、杉樹坪鄉。
1965年為黃陂橋公社。
1984年改鄉。
鄉政府駐井龍山。婁邵鐵路過境。轄黃陂橋、雨台、田新屋、泉塘李、杉樹坪、陳家嘴、鐵皮、肖婆、普慶、泉新、小龍、排頭、紅星、七井、同意、學道、蘭園、余橋、楠木、光堂、晨光、黃金、光華、龍石、江邊、子龍、東山、繼自、掌和、蛇形、羅家、羅豐、馬足堂、騎龍坳、曲絲35個村委會。
社會發展
鄉鎮企業
減速機廠、眼鏡廠。個體商業及販運業發達。農作物以水稻為主,兼種黃花、西瓜、藥材。
農業生產
2007年實施的土地整理項目平整高產水田4000畝,全鄉優質稻年產量達到1700萬斤,小水果、黃花是全鄉主要經濟作物,金秋梨面積700餘畝,產量和面積位都位居全縣第一。
工業發展
1998年建立的工業小區內聚集工業企業35家,2007年實現利稅3000多萬元,打火機、小五金、機械配件成為主要工業產品。
新農村建設
2011年,新一屆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借縣產業園發展大勢,適時創建新農村示範區,規劃一個3.86平方公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區—城鄉統籌發展實驗區。自2007年來,全鄉投入資金4000萬元,改造硬化農村公路100餘公里,全鄉農村公路通達率100%,通暢率100%。
社會事業
人民安居樂業,社會保障有力,義務教育成果顯著,文化事業頗有特色。2011年新農合參合率達97%,參合農民37203人,參合戶數9537戶,城鄉居民醫保、大病醫療補助等工作有序開展。
新形勢孕育新機遇,新目標指引新征途。2011年,黃陂橋鄉黨委、政府堅持科學發展觀,創新社會管理,充分發揮“特別能貢獻、特別能負責、特別能自覺、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團結”的“五個特別”精神,立足本鄉實際,依託資源優勢,咬定鄉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目標不放鬆,全力支持邵東縣生態產業園發展,現各項工程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一座嶄新的邵東新城就將在黃陂橋鄉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