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贛州黃金機場(IATA代碼:KOW,ICAO代碼:ZSGZ)位於江西省贛州市,為中國首個支線航空發展試點城市大型機場,引進全國地級市首家航空公司(華夏航空有限公司贛州分公司)基地。
老黃金機場位於章貢區水南新鎮(坐標25°49′36″N 114°54′46″E),因地處黃金村而得名。始建於1936年,1959年4月正式建站,2008年停止使用。
2012年,贛州黃金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萬人次。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601658人次,起降7041 架次,貨郵吞吐量4566.7噸,同比分別增長16.81%、15.31%、54.91%。創1959年機場建站通航以來新紀錄,意味著贛州機場安全保障和運輸生產能力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2013年3月21日至22日,贛州市人民政府會同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組織召開贛州黃金機場總體規劃評審會。專家組認為,提交審查的《贛州黃金機場總體規劃》思路清楚,規劃原則可行,基本符合民航局的規範規定,內容比較完整,達到了相關的編制深度,同意通過審查。
贛州機場先後經過多次改擴建,在1996年完成了機場歷史上較大規模的改擴建,建成後的機場跑道長2200米,寬45米,占地約1700畝,新建候機樓、航管樓等建築總面積為8845平方米,並配備相應各類保障設備、設施,機場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49萬人次,貨運量2000噸,機場等級為4C級,是華中地區的重要備降機場。
隨著贛州經濟社會高速發展,8年間贛州經濟總量翻番,城市規模迅速擴大,贛州黃金機場的旅客、貨郵吞吐量迅猛增長,2010年旅客吞吐量達30萬人次,2012年則達60.2萬人次。原有的機場規劃建設,已經無法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重新規劃、加快擴建黃金機場迫在眉睫。根據《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和《江西省城鎮體系規劃(2012-2030年)》的發展要求,已經完成《贛州黃金機場總體規劃》的編制,並順利通過專家評審。規劃指出,需進一步擴建贛州黃金機場,按4E級民用機場標準規劃,先按4D級擴建,目標到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達200萬人次;遠期目標到2045年,年旅客吞吐量達1600萬人次。
歷史
贛州黃金機場(舊址)位於贛州市章貢區水南鎮,始建於1936年,因地處黃金村而得名。黃金機場於1959年4月開始使用中國民用航空贛州站的企業名稱,2001年7月名稱變更為民航贛州黃金機場。2005年8月正式啟用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贛州機場分公司的企業名稱,並沿用至今。
1937年建成碎石鋪墊的主跑道長1200米、寬40米和厚32厘米和副跑道長900米、寬40米和厚32厘米,主要用於軍事用途,曾一度開闢贛州—重慶航線,後毀於日軍戰火中。
1959年10月改建修復主跑道,並加寬10米,於同年11月13日正式通航。是當時中國民航最早建設的為數不多的機場之一。之後由於歷史原因,幾經停航。
1961年至1969年隸屬於民航上海管理局江西省局管理。
1970年至1981年8月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八軍管轄。
1981年9月起復歸江西省民航局管理。
1987年7月經中國民航局批准後正式擴建黃金機場,並於1988年7月10日竣工完成一期擴建,建成長1600米、寬30米和厚22厘米的混凝土結構跑道,可供BAE—146以下機型起降,機場等級達到3C級標準。
自1988年10月10日至1992年5月30日,機場共開通航線2條(贛州—南昌和贛州—廣州航線),1992年7月16日,黃金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破土動工,跑道加長600米,加寬15米,新建全套助航燈光和儀表著落系統及地面通信,消防救援、航行氣象等設備,1996年項目竣工。建成後,機場等達到4C級。
2003年機場屬地化改革進入實施階段,贛州黃金機場率先加入了新組建的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成為集團下屬分公司,同年隨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一起併入首都機場集團公司。
經歷1987年和1991年兩次改擴建後,贛州黃金機場占地1764畝,機場跑道長2200米、寬45米和厚25厘米,成南北走向。停機坪面積達14400平方米,可停放C類飛機2架、B類飛機2架。機場等級4C,適用B737型(減載)及以下飛機起降。
為了策應贛州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根據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2003年贛州黃金機場被贛州市列入遷建規劃,並於2005年報國務院、中央軍委核准遷建,為4D級國內最重要的支線機場,新贛州黃金機場位於南康市鳳崗鎮峨眉村,距贛州市中心城區16公里,按4D級民用支線機場標準進行建設,可滿足波音737、767、777和空客319、320、330等C類客機起降。
2008年,新黃金機場在南康市(現南康區)鳳崗鎮峨眉村落成並正式通航。距贛州市中心16公里,占地面積2668畝,按4D級民用機場規劃,暫按4C級民用支線機場標準建設,總投資為5.2億元。於2008年3月26日正式通航。新贛州黃金機場其建設標準達到了國際支線機場頂級水平,建築風格突顯了地方特色,成為贛州市一個新的標誌性建築。
機場遷建
2008年3月25日下午,贛州(舊)黃金機場迎來了最後一批到港旅客,又送走了最後一批離港的旅客後,結束了建站運營49年的光榮歷史,搬遷新的機場。贛州新舊黃金機場的交替,將開啟贛州民航事業發展的嶄新時代,因而更加引人注目。
贛州黃金機場緊貼城區鬧市,跑道與城市中心直線距離僅2公里,距市政中心大樓不足千米,而且城區2/3的上空是淨空限制區,不僅對飛行安全構成隱患,也嚴重影響著贛州中心城區的規劃建設。超高建築林立,飛機“有翅難飛”,贛州人對此或許還記憶猶新。2008年1月28日,因受跑道北端超高建築物的影響,贛州飛往上海的MU2993航班因此延誤;29日民航華東管理局要求贛州黃金機場限制機場跑道起降,禁止航空器使用相關跑道降落,期限一周。
1764 畝的贛州黃金機場,成為建設100平方公里大贛州目標難以逾越的一座“山”。由於缺乏國際國內最常用的機型起降條件,快捷進出贛州受到制約。2007年,全市共接待海外遊客7.3萬人次。贛州的海外僑胞及港澳台胞有近20萬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全球客家人有9610萬,為贛州市發展支線航空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贛州黃金機場遷建項目困難重重,問題眾多,舉步維艱。首先要過的第一關是項目審批。2003年正值國家加強巨觀調控,審批新上項目難上加難。產權置換也非易事。贛州黃金機場產權原屬南京軍區空軍,遷建機場置換產權不僅需空軍同意,還需補償巨額土地差價。債務清還令人頭疼。上世紀90 年代初,市政府曾由某公司擔保,將機場部分土地使用權向銀行抵押貸款,本息尚未完全歸還。機場選址像大海撈針。贛州山區地形複雜,選擇理想的新機場場址難度很大。機場建設是塊難啃的“骨頭”。自主建設新機場對贛州來說還是首次,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鑑。
時任贛州市委書記潘逸陽對機場遷建高度重視,拜會和接待國家有關部委人員達40多次。時任贛州市長市蔡曉明、常務副市長駱炳峰經常靠前指揮,現場辦公協調解決問題。市里於2003年11月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機場遷建工作領導小組,並由時任副市長林澤華具體分管抓落實。林澤華和市發改委、市重點辦等部門的工作人員,常年奔走於北京、南京等地辦理機場遷建手續。時任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長、機場遷建辦公室主任李蔚等駐守在工地一線調度。贛州市市交通、環保、國土等有關部門則加強與上級對口部門的聯絡協調,取得支持,有力促進了機場建設。遷建牽出連環效應,隨著“空中走廊”逐步打通,贛州將形成6至8小時內通達全國50個省會城市和重要經濟城市的航線網路,覆蓋包括閩西、粵北及湘東在內的200公里半徑內10萬平方公里、2000萬人口的服務圈。
贛州黃金機場運營航線8條,通航城市10個(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海口,武漢,南昌,天津,成都,廈門),平均周航班量148架次,進出港平均客座率71.5%,平均載運率65.7%。運營的航空公司有南航、東航、天航、川航、國航等5家,通過北京、廣州、上海等航班中轉,實現了贛州可抵達全國50個省會和重要經濟城市的承諾,形成了以贛州為中心,覆蓋閩西、粵北及湘東在內的200公里半徑內10萬平方公里、2000萬人口的服務圈。
機場交通
贛州市區內機場售票處有開通到機場的往返大巴,票價10元,市區到機場乘座時間:航班前飛前兩小時,全程30分鐘;機場到市區在候機樓門口乘車。
上行:文明大道→贛州黃金機場
停靠站:文明大道(機場售票處門口)-東陽山路民航售票處 -- 贛州黃金機場
下行:贛州黃金機場→文明大道
停靠站:贛州黃金機場 -- 東陽山路民航售票處 -- 文明大道(機場售票處門口)
航班時刻
贛州黃金機場出發航班時刻表
目的地 | 出發/到達時刻 | 班次 | 機型 | 航空公司/航班號 |
杭州 | 11,15/12,30 | 每天 | 737 | 祥鵬航空/8L9873 |
天津 | 11,45/15,30 | 每天 | ERJ | 天津航空/GS7452 |
南昌 | 11,45/12,25 | 每天 | ERJ | 天津航空/GS7452 |
深圳 | 11,50/13,05 | 每天 | 320 | 南方航空/CZ3256 |
昆明 | 15,20/17,30 | 每天 | 737 | 祥鵬航空/8L9874 |
上海虹橋 | 15,50/17,20 | 3,5 | 323 | 東方航空/MU7504 |
廣州 | 15,55/15,50 | 除周四 | 319 | 南方航空/CZ3638 |
廣州 | 15,55/16,50 | 除周四 | 319 | 廈門航空/MF1032 |
廣州 | 16,00/17,00 | 4 | 319 | 南方航空/CZ3638 |
廣州 | 16,00/17,00 | 4 | 319 | 廈門航空/MF1032 |
北京首都 | 16,30/19,05 | 每天 | 320 | 南方航空/CZ3255 |
北京首都 | 16,30/19,05 | 每天 | 320 | 廈門航空/MF1005 |
上海浦東 | 17,05/18,50 | 3 | 320 | 東方航空/MU7400 |
廈門 | 18,50/19,55 | 1,3,5,7 | 319 | 四川航空/3U8937 |
海口 | 19,10/20,50 | 2,4,6 | 190 | 天津航空/GS7526 |
北京首都 | 19,25/22,00 | 3,5,7 | 73G | 中國國航/CA1490 |
北京首都 | 19,25/22,00 | 1,2,4,6 | 73G | 中國國航/CA1490 |
北京首都 | 19,25/22,00 | 3,5,7 | 73G | 深圳航空/ZH1490 |
北京首都 | 19,25/22,00 | 1,2,4,6 | 73G | 深圳航空/ZH1490 |
武漢 | 20,20/23,05 | 每天 | EMB | 東方航空/MU2606 |
南昌 | 20,20/21,00 | 每天 | EMB | 東方航空/MU2606 |
上海虹橋 | 20,20/21,55 | 每天 | 320 | 東方航空/MU2993 |
上海浦東 | 21,05/22,50 | 2 | 323 | 東方航空/MU7400 |
成都 | 22,10/23,55 | 1,3,5,7 | 319 | 四川航空/3U8938 |
上海虹橋 | 22,15/23,50 | 2,3 | JET | 東方航空/MU7258 |
上海虹橋 | 22,20/23,55 | 3 | 320 | 東方航空/MU2993 |
直飛台北構想
早在2010年,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在贛州舉辦的贛台會上表示“贛州、對江西有特殊的感情、鄉情。因此,他在“贛台會”上建議有關方面幫助發展贛州與台北的航空聯繫,希望下次可以從台北直飛贛州。 與會的國台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表示,將認真考慮蔣孝嚴副主席的建議,並積極促成贛州到台北的直航,以促進贛州和台灣之間的經貿交往和人員往來。”
而在2013年的贛台會前夕,贛州市市長冷新生也表示“贛州是台灣客家先民的主要來源地之一,兩地血脈親情割捨不斷。”30日,江西省贛州市長冷新生表示,為拉近兩地時空距離,贛州將積極爭取開通“贛州至台北”的直達航線。
據介紹,第六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和第十一屆贛台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將於8月中旬在江西贛州舉行。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作為東道主的贛州市長冷新生介紹了這次會議的籌備情況以及贛州與台灣交流合作情況。
2013年,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會上再次呼籲:“作為一個客家人,沒來過江西贛州始終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情”,吳伯雄在開幕式上表示,他兩年前在南昌首次參加過“贛台會”,“時隔兩年,我有機會在贛州跟大家一起參加這個會,我覺得非常榮幸”。
“但有個遺憾就是,現在台灣到贛州還沒有直飛航班。”吳伯雄說,他這次前來參加此次交流活動,中途前後花了五六個小時,最終是從福建廈門轉機來到江西贛州,“我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不久以後,台灣與贛州之間能有直航飛機,因為雙方具備這個條件。”
開工建設
贛州黃金機場改擴建項目機坪擴建工程正式開工。(2013年)12月26日,記者從有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提高機場運行保障能力,贛州黃金機場改擴建項目機坪擴建工程已正式啟動,機坪擴建完成後,贛州黃金機場站坪機位將增至7個。
據悉,贛州黃金機場改擴建項目已納入國家民航發展“十二五”規劃,是《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重點支持項目。加快贛州黃金機場改擴建是落實《若干意見》和中國民航“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重要舉措,是贛州打造“重要的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內容和完善交通網路布局、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一環,是推動贛州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展的需要。實施機場改擴建,對於擴大機場容量、提升機場服務能力、推進航空口岸建設顯得十分必要而迫切,對於提升贛州市航空運輸發展水平意義特別重大。
據了解,隨著贛州黃金機場航班量的不斷增長和航空業務的快速發展,贛州黃金機場現有設施條件已顯得相對滯後,特別是站坪機位有限,影響機場運行。為提高機場運行保障能力,滿足我市民航快速發展的需求,按照民航華東局批覆的贛州黃金機場(2013版)總體規劃,在推進贛州黃金機場整體改擴建的同時,決定先行實施贛州黃金機場機坪擴建工程。此次開工建設的機坪擴建工程含場道工程、站坪助航燈光、照明及消防等,擴建機坪面積16400平方米(2個C類機位),總投資1395萬元,其中國家安排民航補助資金500萬元。機坪擴建後,贛州黃金機場站坪機位將增至7個,大大緩解機場繁忙時段機位嚴重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