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清同治三年(1864)《東湖縣誌》記載全縣有38個鋪,乾隆年間(1736——1795)建在黃金堂村附近的廟宇梅林寺屬於界嶺前鋪。可見,黃金堂村1864年應該屬界嶺前鋪所轄。1949年前,黃金堂村屬宜都縣榮新鄉,後劃歸宜昌縣高前鄉。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至1953年改為鴉鵲嶺區挽劫鄉;1954年至1957年分為三個高級合作社,即:分路高級合作社,劉畈高級合作社,挽劫高級合作社;1958年9月成立鴉鵲嶺人民公社,高級合作社改生產隊、中隊和大隊,即:分路大隊,劉畈大隊和挽劫大隊。劉畈大隊在1959年改為宜昌縣農場,1962年縣農場下放後又恢復劉畈大隊。1984年後改為村民委員會。2003年3月,3個村合併,成立黃金堂村民委員會。地理位置
黃金堂村地處鴉鵲嶺鎮中心,與集鎮相連,距宜昌市城區中心40公里,距夷陵區政府40公里,村委會駐地距鎮政府4公里。東接梅林村,南接雲台村,西接梅店村,北接田畈村。交通方便,有漢宜公路、鴉白公路貫穿全村。地勢丘陵,海拔約120米左右。土壤以基粘土(黑紅色,有粘性,較瘦)為主,白粘土為輔,自然肥力較好,適合種植水稻、油菜和柑橘;年平均氣溫攝氏17度左右,年降雨量約1130毫米。村黨支部、村委會駐地黃金堂。水利
水利資源豐富,白河水庫西乾渠、鴉白支渠橫貫全村。村內有小(二)型兩座水庫,堰塘120口,常年可蓄130萬立方米。墩子河、瑪瑙河流經村域南北,鴉白支渠4公里,斗渠6條,長8公里,農渠25條,長30公里,毛渠60條,長60公里,安裝U型槽30公里,三叉河、墩子河長12公里,為農業灌溉提供便利條件。交通
全村交通四通八達。焦枝鐵路穿村而過,全長2公里;漢宜公路、鴉來公路、環鎮公路直貫村域,全長10公里。村級公路86公里,完成硬化道路三條,長6公里。全村有汽車40輛,其中客車8輛,小轎車8輛,挖掘機1輛,推土機1輛,農用車100餘輛,機車800多輛,年貨運量3萬噸,客運量20萬人次。電力
國家超高壓線路葛上線從村中心東西橫跨,長3公里;石鴉線1萬伏有兩條途徑村中,長4公里。村級高壓線路6條,共15公里,低壓線路30條,長88公里,配電室7個,全村戶戶通電。每年用電量70多萬千瓦,其中生活用電35萬千瓦,農業用電28萬千瓦,工業用電7萬千瓦。廣播通訊
廣播村裡有無線接收中心廣播室1個,接收縣(區)、鎮廣播信號。分設5個點,架設高音喇叭15隻,輻射到11個自然組,100%的農戶能聽到廣播。
通訊
移動、聯通、國防光纜途經村域,長10公里,程控電話線路30條,長68公里,全村安裝程控電話600餘部,手機700餘部。
村內工業企業、農業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截止2005年,全村共有私營企業6家,解決就業人數300餘人,年創利稅10萬餘元,職工人平收入6000元。預製品廠年創利稅100萬元;編織廠年創利稅15萬元;柑桔打蠟廠年創利稅80萬元;個體工商戶58家,年創利稅110萬元。其中餐飲業10家,批量貿易20家,年創利稅56萬元。社會固定投資
全村2005年社會固定投資總額475萬元。其中農戶住房投資80萬元,建築面積2660平方米;生產投資(包括農機具、種子、肥料、農藥、薄膜、油料、用電量)350萬元;交通建設15萬元;水利設施建設30萬元,U型槽建設15000米。金融
建國57年來,金融體制曾幾度變遷,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成立了三個農村合作信用社,共發展合作社股東600餘人,入股資金5萬餘元,有力的支援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九十年代末期,由於信用體制改革,將原來的3個信用代辦站撤銷,收歸鴉白分社管理。農副產品生產和交易
為了加快農業生產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黨支部、村委會針對本村實際,主攻種植業和養殖業,2005年兩大產業初具規模,生豬出欄首次突破萬頭大關,達到10580頭,跨入了全鎮生豬大村行列。柑桔生產在正常年景下,可產5000噸以上,是全鎮柑桔大村之一。2003年獲省級柑桔生產無公害產地證書。兩大產業占全村總收入3060萬元的50%。在大力發展兩大支柱產業的前提下,積極培植市場渠道,發展行銷隊伍。全村共發展柑桔加工企業3家,糧食加工企業6家。從事銷售人員430多名,其中脫產到外地專門從事行銷的個體工商戶30家,脫產銷售人員80人。科技、教育、文化和衛生事業
科技事業
在“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技,科學技術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指導下,科技隊伍不斷壯大,全村戶戶都有科技明白人,許多戶出現夫妻明白人,父子明白人。到2005年底,科技明白人已達1200人,其中由縣(區)、鎮業務部門考核後頒發職稱聘書的有110人。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柑桔面積由1979年的20多畝,發展到了2005年的4000多畝,年創收入500多萬元。教育事業
義務教育事業不斷提高。黃金堂國小創辦於民國初年,為南區鴉鵲嶺皇經堂國小堂,後因歷史變遷而停辦。1950年秋由榮新鄉政府重建,更名為黃金堂初級國小。1966年秋,因“文革”下放到所轄3個大隊自辦。挽劫國小兩個教學班,後逐步擴建成一所完全國小。1971年春至1998年春曾有國中班。畢業學生4100多人。學校先後完成了 “普六”、“普九”教育。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1994年秋,挽劫國小與劉畈、分路國小合併成黃金堂國小,現有11個教學班,540名學生。成人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解放來共有820人脫盲,以後轉移到既抓掃肓又抓技術培訓。 “六五”期間主要是以掃肓為重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學校為龍頭,分別開設了“家長學校”、“人口理論學校”等進行柑桔、生豬等技術培訓教育。1998年至2005年,“家長學校”、“人口理論學校”,參學人數達800多人次。通過成人學校學習,培養出柑桔致富能手500人。全村現有國小文化程度580人,國中文化程度420人,高中(中專)文化程度260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8人。文化事業
全村文化事業比較發達,民間絲竹樂器奏樂隊,共12人,對村內外紅白喜事慶典活動進行演出,2002年獲夷陵區民間藝術大賽一等獎。宜昌絲竹樂正式被國務院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單。宜昌絲竹是夷陵區民間藝術中的不朽奇葩,江南絲竹享譽中國的樂壇。主要樂器為絲弦和竹管為主奏樂器演奏曲牌,與打擊樂合成演奏的一種器樂類品種。演奏風格獨特,樣式繁多,廣泛用於農家的婚喪嫁娶等場面;春節、“三八”、“五四”、“六一”和“國慶”等重大節日開展活動。春節有獅子、龍燈、採蓮船、高蹺等,參加活動的達30多人。節目往往是組織專門班子自編自演,有時還參加縣(區)、鎮組織的文藝匯報演出大會演出;鴉白路口有民眾自發組織的夕陽紅演出隊,利用晚上休息時間跳巴山舞,做健身操;有一支5人的文藝創作班子。2000年以來,創作出小品、快板、唱詞、詩歌等文藝作品。小品《錢醫生》參加鎮文藝匯演,受到觀眾好評。2005年,撰寫有關農業生產和計畫生育等方面稿件,向區、鎮廣播電台(站)投稿20多篇,分別被區廣播電台採用6篇,鎮廣播站採用10多篇;全村訂有《人民日報》、《湖北日報》、《中國人口報》、《三峽日報》和《三峽晚報》等報紙,《黨員生活》、《楚天縱橫》、《農家女》和《家庭》等雜誌。衛生事業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培養出許多鄉村醫生(赤腳醫生)。村衛生室始建於2004年2月,由原來的分路碑衛生室、劉畈村衛生室、挽劫村衛生室合併而建。衛生室與村委會建築合為一體,占地面積65平方米。設有診斷室、注射室、外科換藥室、觀察室、藥房和值班室等。擔負著全村2298人和非在冊常住人口300多人的基本醫療保障和婦女兒童的預防保健工作。為了控制各種疾病的發生,對0~6歲的兒童進行預防免疫,全村兒童免疫率達100%。堅持每年三次請鎮、區計生服務站醫生為廣大的婦女開展“三查”活動,即查環、查病、查孕,年“三查”總人數達800多人次。體育事業
經常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組織有籃球隊、桌球隊、拔河隊。先後多次參加縣(區)、鎮體育競賽活動。還有民眾自發組織的體育隊伍,利用晚上休息時間跳巴山舞,做健身操。其它信息
人平收入:解放初期,1950年的人平純收入不足10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9年,增加到129元,是1949年的13倍。改革開放以來,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有效地推進了人們實際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和諧社會的發展。2005年人平純收入達到4369元,比1979年增長33倍。居住環境:解放初期,全村65%的農戶居住茅草屋。建國以來,人們居住條件得到了很大發展,逐步換上磚瓦房。“十一”三中全會以後,60%以上的居民都做住上了熟牆屋。近年來98%的農戶建造了預製結構的樓房,其中70%以上的農戶還蓋上了兩層以上小別墅。全村人均擁有住房面積35平方米。
高檔商品:近年來,高檔商品相繼進入農民家庭,有10戶小康家庭購買了小轎車;有3架數位照相機;有160多戶農民使用了電腦;有600多戶家庭都擁有大螢幕彩色電視機; 60多個農戶購買了電冰櫃。
社會保障:全村對抗美援朝、傷殘軍人等13人進行優撫對象,對因天災人禍、殘疾等12個特困戶實施了低保供養,對7名孤寡老人實行社會福利供養。
文明創建活動: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五好文明家庭”的創建活動,九十年代初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的創建活動,十多年來堅持開展這項活動,2005年評選“十星級文明戶”32個。
矛盾調處、普法教育、社會治安。
矛盾調處:主要是西北口移民、家庭糾紛、鄰里糾紛等,全村共有西北口移民8戶。2005年調處大小矛盾糾紛30多例,做到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及時調解各類糾紛,化解矛盾,消除社會隱患。
普法教育: “四五”普法階段,2004年8月利用大會的形式集中學習2天,村投資2600多元購買“四五”普法書籍700多本,每戶發放1本,普法渠道主要是採取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除在冊1500多人外,非在冊常住人口300多人也參加了普法學習。
社會治安:社會治安狀況良好,主要是發揮了“中心戶”的作用。“中心戶”的名稱是從“治安協防戶”演化而來的,“三級中心、五級網路”建設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最初的職責是收集治安信息、維護社會穩定。通過實踐,“中心戶”在基層的作用得到了黨委政府的肯定,並延伸其職責,同時擔負起治安、文化、科技、計生員、巡邏員等職務,協助公安機關維護當地社會穩定,使全村多年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