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中文名 馬鹿
拉丁名 Cervus elaphus
命名人 Linnaeus
別名 八叉鹿、黃臀赤鹿
其它
形態描述 體形較大,體長2米多,體重200多公斤。肩高約1米,背平直,肩部與臀部高度相等。鼻端裸露,鼻孔間及後緣都不被毛。有眶下腺,腺孔呈裂縫狀,與眼的長軸斜向成一鈍角。耳大呈圓錐形。頸長,約占休長1/3,頸下被毛較長。四肢長,兩側蹄較長能觸及地面。尾短。
雄性有角,眉叉斜向前伸,與主幹幾成直角,主幹長稍向後傾斜,並略內彎,第二叉起點靠眉叉,二叉與三叉距離較遠。角面除尖端較光滑外,角面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狀突。
冬毛灰褐色。嘴、下頜深棕色,頰棕色,額部棕黑色。耳外黃褐、耳內白色。頸部與身體背面稍帶黃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線。體側、腹毛淡呈灰棕色。四肢外側棕色,內側較淺。臀部有黃赭色斑,尾黃赭色。夏毛較短沒絨毛,呈赤褐色。
生態資料 棲於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冬季常在溫暖向陽的地方,春天到丘陵的南坡或山林凹地處,夏季常在高山或山地北斜坡森林繁茂之處。
馬鹿白天活動,天亮前後活動更為頻繁。群棲,經常三、五成群活動,雄鹿平時獨居,只在交配期才與雌鹿在一起。性機警,善奔跑,聽覺,嗅覺靈敏,視覺稍鈍。
每年4-5月間脫去冬毛換夏毛,約經一個月脫換完畢。冬毛9月長出,毛衣在12月間為最厚密。3-4月舊角脫落隨即長出茸角,9月后角則骨化,茸皮脫落。
馬鹿以草、樺瘤、柳樹的嫩芽以及其它植物的嫩枝為食,夏季常到鹽鹼地食鹽。
地理分布 東北、內蒙、西北等地。
飼養、養殖 馬鹿的飼養管理與梅花鹿相同,只是馬鹿食量大,平均每隻每天吃粗料7.5公斤,精料1.5-2公斤,根據馬鹿生產和繁殖季節的需要,精料可隨時增減。
化學成分 見梅花鹿。
藥理作用 見梅花鹿。
藥材 1.馬鹿茸為馬鹿未骨化的角。其採制方法等,見梅花鹿。
馬鹿茸與梅花鹿茸相似,但體形較大,分枝亦較多。皮灰黑色,毛青灰色或灰黃色,毛粗而疏。下部顯有縱棱。微有腥氣,味微鹹。
馬鹿茸亦分鋸茸和砍茸兩種。
2.鹿角為馬鹿已骨化的角。春季拾取脫落的角或鋸茸後的鹿角托(花盤),溫水浸泡、洗淨,撈出,鋸成小段,劈碎,晾乾。
馬鹿角形狀和梅花鹿角相似,但較粗大,具3-6叉,表面灰棕或灰黃色,具不顯著的突起。斷面外圍白色骨質層較厚,中央多灰黑色,具蜂窩狀孔。氣微,味鹹。
3.鹿角膠為馬鹿角熬制而成。其藥材性狀見梅花鹿。
套用 1.鹿茸:有補精髓、壯腎陽、健筋骨之功。主治心悸、眩暈耳鳴、貧血、陽痿、遺精、尿頻、腰膝痿弱、崩漏帶下、瘡瘍不癒合等症。用量2.5-5克。
2.鹿角:有滋腎補虛,行血消腫的功能。主治瘡瘍腫毒、瘀血作痛、乳汁不下、乳房脹痛、虛勞內傷、腰膝痠痛等症。用量5-15克。
3.鹿角膠:有補肝腎,益血填精,止血安胎的功能。主治虛損勞傷、腰膝無力、吐血、衄血、崩漏、妊娠下血等症。用量5-15克。
備註 馬鹿的血、骨、皮、尾、筋、腎、胎以及加工品的鹿茸精、鹿角霜等。
1.鹿茸精自鹿茸中提制,有增強機體活力,心臟活動,消除心肌疲勞等作用,能提高身體工作能力,使睡眠良好、食慾增加、促進傷口及潰瘍的癒合,又有利尿的功能。
1.鹿角霜為提取鹿角膠後剩下變酥的殘渣經乾燥而成。含多量鈣質。有補虛、助陽、托瘡的功能。主治腎陽不足、瘡癰等症。
資料來源 《中國藥用動物志》,第2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