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脛寬花天牛

"Olivier

基本信息

學名: Evodinus Evodinus bifasciata Olivier,1762
中文名: 黃脛寬花天牛
中文拼音: HUANGJINGKUANHUATIANNIU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Evodinus
模式標本產地 不祥
模式標本保存地 不祥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異名信息
  • Leptura bifasciata,Olivier,1762-黃脛寬花天牛(HUANGJINGKUANHUATIANNIU)
  • Brachyta bifasciatus,Chrepanov,1979-黃脛寬花天牛(HUANGJINGKUANHUATIANNIU)

外形特徵


編號:

16896

拉丁目名:

COLEOPTERA

中文目名:

鞘翅目

中文科名:

天牛科

拉丁科名:

Cerambycidae

中文亞科:

花天牛亞科

拉丁亞科:

Lepturinae

中文屬名:

寬花天牛屬

拉丁屬名:

Evodinus

拉丁種名:

bifasciatus

定名人:

(Olivier)

中文名:

黃脛寬花天牛

生境:

寄主植物: 成蟲食芍藥

國內分布:

黑龍江(哈爾濱、岱嶺), 吉林, 遼寧(高嶺子), 內蒙古, 甘肅, 西藏

國外分布:

蘇聯, 朝鮮

資料來源:

中國經濟昆蟲志 鞘翅目 天牛科

體長17—17.5 mm,體寬7—7.5 mm。體大型,很寬,黑色,觸角2—5節黃色,足脛節黃色,端部黑色;鞘翅黃色有黑斑,即基半部背中央1個小黑點,端半部中央有1黑橫帶,翅基部肩角下緣折上有1小黑點,翅端黑色,與黑橫帶內外相連,中間露出1黃圓斑;有的黃斑極小,使鞘翅中部後方全部黑色,前緣從外側屈曲斜向中縫。
頭部額、唇基、前唇基、上唇分界處均有橫陷溝,其前緣均隆起,似階梯狀,依次向前漸窄;額短,上寬下窄,中溝很細,與頭頂、後頭均密被細黑絨毛;唇基、上唇表面光滑無毛,具稀疏刻點,上唇前緣密生黃褐細短毛;上顎長而強大,切口平鑿狀,下顎須粗壯,端節肥大末端稍鈍圓;複眼鈍三角形,上葉很短,幾不彎向背方,內緣已不凹陷,縱徑與其下頰長比為2:1;無毛,密布粗深刻點;觸角伸達鞘翅中部前方,柄節粗短,略彎,密布粗刻點及黃短毛,三至五節末端稍肥大,六至十節略扁厚;頭頂隆起,中溝較深,與後頭分界處有寬橫陷,均密布粗刻點及被黃短毛;後頰較肥腫擴張,頭在後頰後逐漸狹縮,頸不太細。前胸背板前端與後端寬之比為3:4,前胸背板長與後緣寬相等,前後緣均無隆起的細脊邊緣,前緣稍上翹,其後寬橫陷,後緣前方橫陷稍淺,兩側緣中部前方突出短鈍側瘤突,背面隆起,後緣淺波形,後側角鈍圓,無尖突,表面厚被黑絨毛,密布刻點。小盾片三角形,端尖。鞘翅寬,左右相合呈長方形,肩寬與翅長比為7.5:13,側緣平行,端緣稍平截,縫角與緣角均不突出,翅表密被與底色相同的黃色或黑色細毛,密布細淺刻點。後胸前側片寬,端尖。足粗壯,後足跗節寬短,與脛節長之比為4:6,第一跗節與二、三節之和等長,第三節深裂至近基部。
雄性生殖器特徵:陽基側突寬,較長,末端略窄,圓鈍,在端半部外側緣及端部腹面、背面著生密集的較長剛毛,基部有缺刻;蓋不明顯,環粗短,中部彎折,在接近端部處合併,末端向腹面彎折;中莖和中莖突較彎曲,二者約等長,中莖較寬,腹面頂端具銳突,肩部較傾斜;中莖突略窄,末端分離;內囊粗長,末端很膨大;射精管較粗長,從內囊末端膨大處伸出。

體長21 mm,體寬8 mm。體較寬大,腹節較寬,一至四節兩側較平行,第五節腹板中央淺陷,多細刻點。雌性生殖器特徵:肛側板短,其骨桿粗、直、色深;負辦片的骨桿基部很寬,向後端漸細;基腹片骨桿略粗直,基腹片突較粗,著生許多較長的感覺毛;端突較細,橢圓形,色深,著生5根較長的感覺毛;肛側板背面的骨桿長,前端接觸載肛突;載肛突端部很細長,其骨桿長、粗、色深、微彎;陰道片狹長;陰道粗短;交配囊長大;受精囊腎形內緣中部凹入較深,端半部與基半部寬度相仿,斜向上彎,背側中部稍下方著生受精囊腺處微凹入,其下後方囊壁不顯著膨大;受精囊管粗、短、直,從交配囊中部伸出。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範圍: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青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