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黃田村](/img/1/e2b/nBnauM3X4ETM3gDNyITM5ATO5ITMwIDOyIDOwADMwAzMxAzLyE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安徽省
黃田村古建築群VI-576
簡介
![.](/img/1/419/nBnauM3X2EzMwITN4YTM5ATO5ITMwIDOyIDOwADMwAzMxAzL2E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img/7/6d4/nBnauM3XwgzM0gzNyYTM5ATO5ITMwIDOyIDOwADMwAzMxAzL2E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而黃田村尤為顯著,其間阡陌交錯、房屋櫛比、炊煙裊裊、鶯啼鳥囀,更有老樹古藤、新篁修竹、溪水潺潺、柳綠桃紅,儼然一首由自然和人文貼合而成的優美詩章。黃田村村域似船形,位於黃山南(涇縣最高山),鳳子河北,村內現存有58處,103棟較為完整的古民居建築,大多建於清乾嘉年間,建築百積26446M2。村邊原有四、五道圍牆將村子嚴密包圍,鳳子河環村而流,是天然的“護村河”。村中的道路和河岸都用石塊砌護,就連鳳子河床也都於道光10年全部用石塊砌成,河上架設十餘座石橋溝通兩岸來往。鳳子河自東南流向西北的出口處,有獅子山和象山對峙,謂之“獅象把門”。當中建一圓洞形石拱橋,稱之為“獅子滾繡球”,形成黃田村的門戶。村中以家廟、敝廳和堂屋為主體,原有“旗峰公家廟”等21處廳屋,現存10餘處。屋宇高牆巍峨,規模宏大,或前後數座相聯,或大屋左右並列,巷道平直,明溝暗渠相連,活水穿村,排水通暢。屋前一般均有用河卵石鋪面的大院,卵石以褐、黃二色拼砌出蝠(福)、鹿(祿)、壽、喜和銅錢等圖案。院內有兩邊相對的邊屋。院門有3間門面房同院
![.](/img/1/f49/nBnauM3X4QzNwQzN0YTM5ATO5ITMwIDOyIDOwADMwAzMxAzL2E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黃田村古建築群
黃田村古建築群位於涇縣榔橋鎮黃田村,始建於宋,現存建築均為清代建築。黃田村村似船形,東依黃山,南臨鳳子河,共有古建築56處,單體建築135棟,總建築面積約33058平方米,均保存完好。村中河岸和道路均以石塊砌築,河上架設石橋十餘座。村中巷道平直,明溝暗渠相連,活水穿村西流,排水通暢。村中建築以家廟、住宅和書院、書舍為主,建築上施以木雕、石雕和磚雕,題材豐富,雕刻精美。主要建築有洋船屋(篤誠堂)、思慎堂、聚星堂、旗峰公家廟、敬修堂、崇德堂、思永堂等。![.](/img/c/25a/nBnauM3X1MDNzATM2YTM5ATO5ITMwIDOyIDOwADMwAzMxAzL2E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洋船屋又名篤誠堂,建於道光初年(1821年),占地4200餘平方米。圍牆及屋體皆仿輪船形狀依地勢而築,因其外形酷似洋船而得名。洋船屋內有20棟房屋,還有敞廳、陪廳、梅村家塾、花園、門房、馬房等等。整個建築內部結構是一個十分宜於封建大家庭起居、飲食、祭祖、讀書、休息等多種功能的要求,外觀上又形成了巧妙地利用溪水和山勢,建成總體外形上類似大客輪的建築群體。
思慎堂,又名紫盛堂,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積5750平方米,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4座並列的正屋均為前有長方形大院,兩側各有一座邊屋,構成“四合院”式的庭院。正屋與邊屋都是一字前牆,花磚門牆,麻石門坊。還另有“樂善好施”牌坊一座。旗峰公家廟,又名敦睦堂。建於清乾隆至嘉慶年間(1736—1820年)。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花磚門牆,白石門坊,以後依次為大門、門廳、天井、正廳、兩廂樓、整個建築物內的樑柱門窗都施朱紅油漆。右邊本立堂敞廳,一進3開間,坐北朝南,建築面積192平方米。大門兩側各有廂房、天井。左邊敬修堂,一進5開間,前後兩進。建築面積317平方米,遞次為天井、堂廳、正房。
聚星堂:建於清雍正至乾隆初年(1723—1750年)。坐北朝南,建築面積為1300平方米。花磚門牆,麻石門坊。門內有門廳、天井、堂廳。堂廳兩邊各有3間正房,走廊兩端還有兩個約4平方米的小板樓。門牆內外均為花磚貼面,麻石門坊。門坊內側上有木板小姐樓,遞次為天井、堂廳、正房。
思永堂:是一組建築群,中間三座大屋並列,兩邊各有配屋和邊屋數棟,坐北朝南。占地7000多平方米,屋前有大院,大門前有旗桿斗和旗桿夾各4個。大門內凹,內外花磚面牆和望板花磚,花崗岩門坊。屋內有前廳、天井、堂廳和兩邊正房,再為二進堂廳。
黃田村古建築群在建築設計和營造上集清代建築藝術、技術之大成,體現了典型的“儒商”文化,也是古代皖南民居建築精品的代表作。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