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海平原旱澇鹼綜合治理

黃淮海平原旱澇鹼綜合治理在總結60年代初期黃淮海平原治水改土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經過20多年的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逐步形成了治理旱澇災害和改良低產土壤的指導思想和技術體系。黃淮海平原旱澇鹼災害並存,而且互相影響。氣候乾旱造成作物缺水,以至凋萎,並加劇土壤蒸發,促使表土積鹽。

正文

針對中國黃河、淮河和海河三個流域內廣大平原存在的乾旱、內澇及土壤鹽鹼化的問題及其成因,所採取的綜合治理措施。在總結60年代初期黃淮海平原治水改土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經過20多年的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逐步形成了治理旱澇災害和改良低產土壤的指導思想和技術體系。在東北、華北和其他平原地區,由於上述災害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這種綜合治理也有一定的推廣意義。
旱澇鹼災害並存的條件 黃淮海平原面積約35萬km2,耕地約3億畝,包括淮河以北、燕山以南,東至海濱,西至太行、伏牛山麓,高程約在100m以下的平原。黃淮海平原旱澇鹼災害形成的原因有自然和人為兩種,但自然條件起主導作用。①由於該平原位於中國東部季風區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從北到南,變化於500~900mm之間,並不算少,但季節分布極不均勻,夏季6~8月雨量占全年55~75%,形成春旱、夏澇,秋後又旱和旱澇交錯的農業氣候特點。降雨年際變化很大。②地勢低平,但中小地形複雜,崗、坡、窪起伏,天然排水條件很差。③淺層地下水礦化度較高,一般在1~3g/L之間,濱海地區高達10~20g/L,甚至超過30g/L。④深層地下水礦化度很低,多呈微鹼性。土壤主要發育在黃河沖積層上,地下水動態對土壤發生演變有顯著影響,遇旱易使表土積鹽,若人為措施不當,如進行不適當的大水漫灌、平原蓄水及有灌無排等,將會加重內澇或導致土壤次生鹽鹼化。
綜合治理的必要性 黃淮海平原旱澇鹼災害並存,而且互相影響。氣候乾旱造成作物缺水,以至凋萎,並加劇土壤蒸發,促使表土積鹽;土壤鹽鹼化又會增加細胞滲透壓,造成作物生理乾旱,即旱、鹼交相為害,影響作物生長。夏秋積澇往往招致秋後地下水位升高,促使春季土壤返鹽,即澇鹼相隨。1960年前後,為解除旱的威脅,大搞平原蓄水,大規模發展引黃灌溉,但忽視了排水;接著連年多雨,結果內澇成災,鹽鹼化惡性發展。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初期,平原北部連年少雨,澇災很少出現,地下水位普遍下降,鹽鹼地面積隨之大幅度縮減,但旱情又復嚴重。華北地區缺水嚴重,局部地區次生鹽鹼化威脅加重。這就說明在這種平原地區,單獨解決旱、澇或鹼的問題,不僅難以解決其中一種災害,還有可能引起另一種災害的加劇。因此,對旱澇鹼問題必須全面考慮,統籌兼顧,統一規劃,綜合治理。
綜合治理的目標與措施  治理旱澇鹼的關鍵在於控制地面徑流與地下水位,調節土壤水鹽狀況,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目的在於發展農業生產,所以需要水利與農、林、牧業措施密切結合,既改良又利用,既治標又治本。同時,要適當調整作物布局,改進耕作栽培技術,因水種植、因土種植,合理利用水、土、氣候及生物資源,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改變農業低產面貌。
治理旱澇鹼應注意:①統一規劃,分區治理。在農業、水利和旱澇鹼綜合治理等區劃基礎上,結合流域規劃、地區規劃,以市、縣為單位制定綜合治理規劃。在規劃中,要確定治理的分區和分期,在不同分區和各個時期中,再確定治理的目標與具體措施。②加強水管理,治水與用水並重,灌溉與排水並重,有條件地區可以適當蓄水、蓄泄兼施。黃淮海平原水源並不豐富,需要開源節流,推廣節水型農業。引黃灌區要推廣井渠結合灌溉,地表水地下水聯合運用。③改土培肥,防止土壤鹽鹼化。同時,有計畫地開墾利用濱海鹽鹼荒地。
效果和展望  經過20多年的綜合治理,截至1984年,黃淮海平原的灌溉面積已占耕地面積的60%以上,易澇面積約有70%得到初步治理,鹽鹼地面積約有一半得到改良利用。這個長期多災低產地區,從1983年起,成為每年向國家提供 100億kg以上商品糧的產區。黃淮海平原幅員廣大,條件各異,綜合治理旱澇鹼將是長期的任務。今後需要不斷加強管理,鞏固已有的治理效果;同時繼續在實踐中總結經驗,進一步認識和掌握旱澇鹼發生髮展的規律和預測預報的方法,不斷採用科學技術的新成果,使綜合治理工作系統化、現代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