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建寧縣解放後,他經寧化回連城芷溪。1950年暮春,前往廣東興寧,旋即轉往潮州。是年臘月經由廣州到香港。初賃居九龍木屋區,1951年3月以經濟無法維持,乃遷居調景嶺難民營,貧病交加,痛苦不堪。歲暮由在台同鄉好友張福濱、賴文清保證,向中央黨部以黨工人員身份申請人台。初由台中縣政府主秘宋慶烈介紹擔任泰安國民學校校長一年。1953年2月受省立園林農校校長呂英明之聘,擔任國文教員。3月間,台灣省黨部上官主委招他到省黨部一組工作,負責人事業務。至1961年改調主辦訓練業務,至1970年1月退休。1990年在台病逝。
著作
黃永滋畢生主要從事國民黨黨務工作,積其經驗,編撰成書並多次獲著作獎。主要著作:在福建期間,有《新縣制研究》、《總理遺教概要》、《社會行政概論》,由福建省政府改進出版社印行。在台灣時期,撰寫《地方自治與基層建設》在台北付印,還撰寫《宏揚孝道與復興文化》、《談當前青年的修養問題》等論文。閱覽《連城縣誌》後,有感於鄉梓掌故,寫成《憶我故鄉》一文和大量的掌故小品文章。
黃永滋一生尊從儒學,在建寧縣縣長任上頗有德政。離職之日,地方人士在孔廟舉行歡送大會,並以勤政愛民、潔己愛民綢嶂相贈。各鄉鄉長及代表等在大雨中徒步送至數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