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名稱:黃水河群
地層名稱(英文):Huangshuihe Gr
階代碼:Pt2
地區代碼1:29
命名:
1976年四川省地質局二區測隊命名。命名剖面位於四川蘆山縣快樂鄉黃水河。
沿革:
最早為譚錫疇、李春昱(1931)所命名的白水河系之一部分;昆明地質勘探公司304隊1955年改稱大寶山系;四川甘孜地質隊(1961)又稱白魚落群,上述命名者均未將該群進一步劃分。四川省二區測隊(1975)在茂汶等地進行1:20萬區測時始將上述地層劃分為震旦系及前震旦系,後者上部命名為黃水河群並分為上、中、下三個岩組。張洪剛等(1983)進一步將該群上、中、下岩組自上而下分別命名為關防山組、黃銅尖子組和乾河壩組;四川省地礦局(1991)則將上述乾河壩組、黃銅尖子組合併統稱黃銅尖子組,置於中元古代,並命名下部混合岩為康定群(太古宙—古元古代)。四川省地礦局(1996),仍將該群由下而上劃分為乾河壩、黃銅尖子和關防山三個組。
特徵:
為一套變質火山-沉積岩系,其下部以變質火山岩為主,夾變質沉積岩,向上則漸變為以變質沉積岩為主(黃銅尖子組);上部關防山組,為一套變質砂泥岩夾少量碳酸鹽岩及中酸性火山碎屑岩。該群厚4400餘米。其下伏地層康定雜岩與黃水河群關係不明,頂部為震旦系澄江組不整合覆蓋。該群主要分布在四川寶興、蘆山、大邑、汶川、彭縣一帶。
備考:
該群同物異名尚有銅廠河群、白水河群、白魚落群和大寶山系等。
編撰者:高振家
作者1:四川省地質礦產局
年份1:1991
系名:中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