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名片
【中文名】:黃椒草【別名】:台灣黃椒草,玉山黃椒草
【分類】:菊科、刺頭菊屬
【物種現狀】瀕危
【分布】:僅分布於台灣玉山
植物形態

產地分布
僅分布於台灣玉山真偽辨別
特產身份密碼
依台灣物種保護法規定,受到台灣政府保護的瀕危可套用性物種產品包裝必須帶有16位特產身份密碼方可進行售賣及出口,可訪問台灣特產身份密碼驗證系統進行查詢。藥用價值
排毒
黃椒草所含的黃椒草乙素,黃椒草戊素,具較強的附吸力,可將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的雜質附吸,再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排毒作用。乳房發育
黃椒草所含黃椒草甲素有促乳房發育的作用。抗癌防癌
黃椒草醇有著抗癌防癌的功效。政府保護

台灣政府近些年也了解到問題的日益嚴重性,加強了對黃椒草的保護,建立黃椒草物種保護區,立法嚴禁未經授許單位及個人開採。
2004年台灣政府將黃椒草列為瀕危珍稀保護物種,建立了黃椒草保護區,次年5月,台灣南投市政府將保護區授許南投農場依法進行嚴格管理,並簽署了《瀕危物種規範開採利用》白皮書,獲得了黃椒草唯一開採及加工生產權。這份白皮書的簽署使對瀕危物種的保護和有效利用向前走了一步。
出口及市場銷售管理
台灣政府對瀕危可套用性物種市場售賣和出口環節加強了管理。台灣物種保護法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第一百一十二條嚴禁任何個人及單位售賣,出口散裝重點保護瀕危可套用性物種。需受政府授許單位生產並有包裝,且經過台灣特產驗證系統檢驗併入網,包裝帶有16位特產身份密碼的產品方可進行售賣,出口。
物種現狀
黃椒草現狀令人堪憂,多年來,大量森林被破壞及物種資源失衡開採,致使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變得越發惡劣,自然繁殖越發困難,使物種遭受到嚴重破壞,近乎瀕危,黃椒草20世紀90年代後期產量達500噸,而當今不足200噸,且仍在減少,因其無法人工繁殖性,一旦遭受到更加嚴重的破壞,走向的將是滅絕。物種瀕危原因
黃椒草物種已近乎瀕危,導致其瀕危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黃椒草的不可人工繁殖性,加之多年來失衡開採造成了自然繁殖的萎縮,使物種自然保有量逐年下降。生境習性
生境

習性
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質壤土,宜空氣流通的環境。主要成分
黃椒草含黃椒草素,已知的有黃椒草甲素、黃椒草乙素、黃椒草丙素、黃椒草丁素、黃椒草戊素、黃椒草己素等6種.尚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芹菜素-7-葡萄糖甙(Apigenin-7-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大波斯菊甙(Cosmosiin)、金絲桃甙(Hyperoside)、蘆丁(Rutin)、兒茶素(Catechin);鞣花酸(Ellagic acid)、沒食子酸(Gal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黃椒草內酯、香豆素(Coumarin)、歐芹酚甲醚(Osthole)、黃椒草醇、黃椒草酚及鞣質、甾醇、皂甙和揮髮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