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崗饊子

黃崗饊子

黃崗饊子是山東省單縣地方傳統名吃,從城內到四鄉多有銷售,過去人們走親常把它當作禮物。單縣城南黃崗集生產的饊子最為上乘。它的口感特佳無渣、酥脆、勁道、香甜。

製作

它以鹽水和面,然後用手醮油捋成環形細條盤於盆內,並逐層加油防粘連。油入鍋至五成熟,將麵條一頭拉出,以防散把。另一人用葦桿將饊子坯取下,慢慢拉長至12—15厘米,放入油鍋適當擺動,稍炸後,將葦桿抽出按壓饊坯中間,使之成為瓦狀,待色澤金黃時撈出。它造型美觀,焦脆可口,焦食泡食均可,尤以泡粥食用為佳。作早點或零食食用均可。

炸饊子的普通做法

原料:

麵粉500克。

調料:

植物油1.5公斤(實耗半斤左右),鹽7克,涼水250克

做法:

1、用鹽加200克水合面拌勻後,反覆揉搓,隨揉隨加餘下的水直至麵團細密無粒。

放入盆中,蓋上濕面稍醒片刻。

2、將醒好的面壓成扁狀厚1.5厘米,再切為1.5厘米長條,揉成與筷子大小後,將其放在抹好的油的盆中,每一盤一層刷一引進油以防粘連,待全部盤完後,用布蓋上醒50~60分鐘。

3、將植物油燒熱,將盤好的條取出,條頭放在左手食指根處用拇指壓住,由里向外繞在其它4個手指上,隨繞隨將條拉細。約繞30圈左右,將條揪斷。

4、斷頭壓在圈內,再用兩手食指伸入圈內拉長2/3,再用兩根筷子代替兩個食指把兩條繃直,下入油內炸至半熟時斜折過來,定型後抽出筷子,作至深黃時撈出即成。

饊子的傳說

饊子這種食品,在全國各地都有,但是有不同的的饊子文化,整理出來供大家欣賞.

維吾爾、回民、撒拉族的饊子

饊子是維吾爾、回民、撒拉族在每年歡度傳統的“古爾邦節”、和肉孜節、“爾德節”、“聖紀節”,以及婚喪大事中,節日必備的迎賓食品。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有一盤黃澄澄的多層的圓柱形的油饊子。當客人來到的時候,賓主互致節日問候。客人入座後,笑容可掬的主人首先掰下一束油饊子遞到客人面前,然後斟上香噴噴的奶茶或茯茶,殷勤地給客人泡上主人喜歡食用的新疆石河子產的方塊糖。客人吃著油饊子喝著茶,主人高興地連聲說:“熱合買提,熱合買提。”(漢語“謝謝”的意思),感謝客人的光臨。

霍城回族人做饊子有一番講究,要選用上等白面和澄清的胡麻清。製作時,用花椒水、雞蛋清、熟胡麻油和適量鹽水加入麵粉,揉和成柔軟均勻的面坯,再分成均勻的小塊揉成餅狀,製成的面几子,經反覆揉搓成細條,盤成面束,此後用兩根細木棍自內撐起面束,置入熱油中,逐段放入,使其形成大半圓狀的面束定型,炸至金黃,起鍋堆放盤內。

寧夏回族的饊子,素來以股條細勻,香酥甜脆,金黃亮潤,輕巧美觀,而博得中外人士的讚譽。1985年,阿拉伯國家友好人士訪寧夏在回族家中做客,稱讚寧夏饊子酥脆。1982年西北五省烹飪比賽表演,寧夏饊子譽滿西安。炸饊子也叫擺饊子,要有嫻熟的技巧,回族婦女擅長炸饊子堪稱一絕。炸好了,香酥甜脆,炸不好,綿如皮條,回族辦喜事炸饊子多由老年或中年婦女掌鍋。饊子不僅造型獨特,而且方便易作,如今不但回族家裡廣泛作,而且西北信仰伊斯蘭教的其它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撒拉族等都有節日作饊子的習俗。現在饊子已成為回民團結和睦友愛 的象徵,是歡度節日不可缺少的聖潔的食品。吳忠回族擅長炸制饊子,並且十分鐘愛這種美食。每逢開齋節、古而邦節等民族節日,回族家庭都炸饊子招待客人,饋贈鄰里。製作方法是:將 精麵粉加入鹽水揉和,反覆揉壓後,搓成粗條,抹上食用油放入盆中醒面。待油鍋熱時,將麵條製成並列成環狀,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出涼乾即可食用。特點是造型優美,香脆可口。

河北遷安建昌營饊子的傳說

河北遷安建昌營饊子,色澤嫩黃,薄如紙,最薄處呈半透狀。吃起來酥脆可口,香而不膩,是極好的營養食饊子可以長期放置不變質,夏季一般可放半個月,冬季可放兩個月以上。建昌營的饊子至少已有二百年的歷史。撒子具有醫療價值。《本草綱目》中稱它可以“利大小便,潤腸,溫中益氣。”所以建昌營人都買它用來肺人、產婦或給老人做補品。建昌營的傳統食品一一撤子,除在本地大量銷售,還遠銷到京、唐、滬及內蒙等地,成為人們喜愛的一種食品。鹹談適中、饊條纖細、入口即碎的特點,贏得人們的喜愛。 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可見油饊子亦成為各族人民共同喜愛的名點美食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