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屯老街

黃屯老街

青條石的街沿,鵝卵石的街面,青瓦粉牆的街市,每隔三四間鋪子,屋頂上便高高隆起一道道防火牆。自然翹起的牆頭上,幾縷枯黃的蒿草,隨風瑟瑟搖曳著。

簡介

始建於唐朝的廬江黃屯老街,至今已有1千多年歷史。

自然翹起的牆頭上,幾縷枯黃的蒿草,隨風瑟瑟搖曳著。

涼風中,茶館、藥店、鐵匠鋪……早已掛上了各家各戶的幌子。透過通紅的爐火,丁丁當當的打鐵聲,驚了滿街生意人的如意夢。

早起開門的兩個夥計,相互點點頭,算是打個招呼,其實門對門不過6尺遠。繫著圍裙的女人們,挎著淘米籮,拎著竹籃子,穿過深深的水巷,早早下河去了。

河埠碼頭旁,鄉下糶米的、賣魚蝦的……船上船下忙著,大都剛上岸。有二三隻小船,辦完事匆匆往回趕。街上,貨郎搖皮鼓的叫賣聲,館子裡跑堂的吆喝聲,買賣人大嗓門的招呼聲,亂鬨鬨的。山里挑草上街的,把草卸在上街頭的草場上,圩里挑米上街的,把米兌給下街米行里,都一頭鑽進茶館裡去了。

黃屯老街,儼然是古徽州的某一條街巷,是一本翻開的咿咿呀呀的古書。

老街人也一向以古徽州移民自居。

據老輩人說,很久以前,“長毛”起事,黃屯土著居民跑反,逃的逃、殺的殺,方圓幾十里,鮮見人煙,唯一倖存的是一戶邢氏人家。以後陸續有吳、朱、陶、鮑、葉等十姓人家從皖南或江南遷至此,安家落戶,繁衍生息。

下茶館是老輩人傳下來的生活方式。那些土生土長的大爺二爺,早起之後,捧一把茶壺,講究的端著紫砂壺,到館子裡叫上3個大餃子,邊吃邊談,如“盤頭剃頭活捉,朱三餃子空殼,江家掛麵麻索”之類的儈文,周圍聽講的,常常會心一笑。笑話終歸是笑話,大家津津樂道的還是大餃子,黃屯大餃子皮薄餡真,脆酥爽口。愛喝兩口的,懷中還揣著一隻酒壺,就著大餃子,自斟自飲;遇到挑山貨上街來的老主顧,還要叫上一兩樣下酒的小菜,如香菜、鹹肫之類的,相互勸飲。

早市熱熱鬧鬧的。十四五歲的朝奉們學著東家的本事,早早地站在鋪子裡守市,張張笑臉贏人。

老街原是東西走向的半邊街,不知何故,早些年災禍連連,尤其是火患。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的一場大火,幾乎將整個老街吞噬殆盡。後經一過路高人暗中指點,老街人方知是街向的風水出了問題。從此,老街改變了走向,由東西向變為南北向。

未能改變的是水災、戰亂和匪患。每處春夏之際,山洪暴發,街面上水汪汪一片,上下街兩條水巷,就像開了閘門的水渠,嘩啦啦水聲一片。那些嫁到圩里的街上姑娘們,趕緊讓姑爺們划船上街來看看。

早些年,躲壯丁成了老街人的一大心病,40歲左右的男人大都無奈地留起了鬍子。老街上有朱、何、陶、鮑四大問事,礙於本鄉本土的情面,對於此項重任,也是無可奈何。偶爾,受人之託,還要為錯抓的壯丁出面說情。

老街人最怕的,是出沒於楊柳水鄉的土匪。每每土匪來襲,關閘上的瞭望人便關閘、敲鑼,聽到鑼聲的生意人便紛紛閉門。由於擔驚受怕,老街上的姑娘未到十五六歲,大都早早嫁人了。

老街是聞名十里八鄉的竹器之鄉。

位於廬東南山區和水鄉交接處的老街,周圍群山環抱,山巒疊翠,竹木蔥蘢。獨特的地理環境,促進了當地商業和手工業的異常發達。老街大多是商人和手藝人,尤其多的是加工竹器的手藝人。他們大都住在街邊,打墊子、扳竹床,大老遠的人們都知道:本錢輕,上黃屯。

老街人最自豪的是黃屯龍燈。

農曆正月里,是老街人最閒的時候,舞龍燈便成了老街人的頭等大事。

每年臘月,牽頭人便早早地通知各家各戶出錢湊份子,扎龍燈。龍燈分老龍和子龍,青壯年舞老龍,還要請街上最有名望的老人牽龍鬚;十五六歲的孩子舞子龍,子龍舞到那家,那家的主人便要放爆竹,算是接燈,末了還要包上一些喜錢,以祈求來年的好運。

老街人很重視讀書。

從逢年過節的風俗中,老街透出的是一種濃釅的文化氣息。農曆大年三十,吃過年飯的第一件事,便是當家的寫拜年貼,孩子們結伴,竄到大街小巷,從各家各戶的門縫裡送帖子,上面大都寫一些吉祥的話,並註上當家的姓名。農曆正月初一,家家戶戶的讀書人早早起來,出門看對子,評對子。哪年哪月哪家,春聯的字型如何,聯文的意思如何,是老街人常談常新的話題。

特產

黃屯大餅

據傳,黃屯的大餅,慈禧太后也曾嘗過。那是庚子年七月,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被一班大臣簇擁,從北京向西逃亡。行至懷來縣附近,已是飢疲難耐。此時,有宣化鎮總兵何乘鰲接駕,見太后飢餓,於是磨米成粉,包裹菜心,做成自己家鄉的黃屯大餅奉上。慈禧及光緒等嘗後,讚不絕口。

黃屯大餃

說起黃屯大餃子,那在江淮地區是出了名的,其與“老佛爺”慈禧太后結下的一段奇緣,更為鄉人一百多年來津津樂道。 公元1900年(庚子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8月16日晚,“老佛爺”帶著光緒皇帝和一班親貴大臣,從北京向陝西西安實施戰略大轉移——“西狩”。由於走得突然,走得匆忙,沿途各府縣都沒有接到通知,更別說接駕準備了,“老佛爺”一路上是又驚又怕又餓,狼狽不堪。 據說,“老佛爺”當日夜宿京郊西貫市村,貫市清真寺掌教蔡萬春等人,以蒸熟了玉米面窩頭為他們備膳。“老佛爺”捧吃著熱騰騰的大窩頭,甚覺可口,於是便問這是什麼做的,李蓮英答道:這是棒子做的。“老佛爺”聽罷言道:這么好吃的東西,為什麼叫棒子,改叫“御米”吧。從此棒子有了御封的新名,久而久之,便寫作了“玉米”。 8月18日,“老佛爺”一行人進入宣化鎮境內。此時,義和團正在攻擊宣化府府署,團團包圍中的知府李肇南,聽說“老佛爺”來了,喜憂參半,喜的是她老人家竟然大駕光臨宣化這窮鄉僻壤,憂的是自己被義和團重重包圍,難以脫身接駕。專為“老佛爺”打前站的懷來知縣吳永,在左等右等中,始終沒有等到宣化知府李肇南,也是心急如焚,一籌莫展,百般無奈中,只好硬著頭皮提前趕到沙城堡,找到駐紮在此的宣化鎮總兵何乘鰲。 聽說“老佛爺”西狩至此,何乘鰲真是激動萬分,看著吳知縣著急的樣子,在誠惶誠恐中,他猛然靈機一動,想到了自己平常最喜歡吃的一種點心——大米餃子。雖說此物上不了正席,但打尖還是可以的。何不用此物來孝敬“老佛爺”和光緒帝呢?一來可解吳知縣燃眉之急,二來也算盡了一個臣子的孝心。 何乘鰲是廬江黃屯老街人,早年追隨淮軍名將吳長慶南征北戰,曾鎮守過高麗,和袁世凱是同事,也算是一個見過世面的人。雖說長年在外征戰,但這些人一直改不了自己的口味,最不習慣北方麵食。好在他帶的都是子弟兵,給他燒飯的廚子也是“門口人”。為了保證部隊吃好喝好,有勁打仗,廚子們也是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改善一伙食,何乘鰲特別喜歡家鄉的一種早點——油炸春卷,可惜做法複雜,不適宜在行軍途中製作,於是有個聰明的廚子,以南方大米代替北方大麥磨粉,將北方餃子進行改良後,採取春卷的油炸之法,製作出一種油炸大米餃,既保持了北方餃子的形狀,又融合了江淮地區的口感,深得何乘鰲的喜愛。 想到自己平時非常鍾愛的大米餃子,何乘鰲趕忙附過身去,和吳知縣如此耳語一番。這個吳知縣是李鴻章弟弟李鶴章第四子李經馥的連襟,對江淮飲食並不陌生,對何乘鰲軍中的大米餃子也是略有耳聞,當下焉有不應之理。於是,何乘鰲連夜找來自己的廚子,如此這般這般安排下去。 8月19 日早上約六點鐘,在吳知縣的引領下,何乘鰲帶著大隊人馬早早趕到驛館接駕,保護著“老佛爺”和光緒帝一行來到東大寺臨時行宮,並將早已備好的大餃子敬獻上來。此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還有那班逃難的王公大臣們,一路勞頓,已餓得前心貼後背,哪裡顧不得上什麼排場和講究了,一個個爭先恐後,狼吞虎咽,只覺得這是世上最好的食品,吃罷讚不絕口。可惜的是,黃屯人何乘鰲太老實,沒有藉機討得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口諭,丟掉了大米餃子最好的一次揚名機會。後來隨著何乘鰲隊伍的人員流動,廚師們便將這個大米餃子的做法帶回家鄉流傳開來,這便有了現在傳遍江淮大地的“黃屯大餃子”。 關於這段傳奇,在清人劉治襄著的《庚子西狩叢談》上,有明確記載:1900年8月19日(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黎明由榆林堡啟蹕沙城,駐蹕。又行十餘里,至土木驛,離懷來縣城已三十里。此處本有驛馬,悉為潰兵劫掠。居民均竄山谷中,堡內人煙斷絕,惟備茶尖。宣化鎮何乘鰲帶馬隊來此接駕,與之相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