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肉羔

麻城肉羔

麻城肉糕其實叫“魚糕”才恰當,因為主要原料是魚,入盆內與肉漿攪拌,加入姜入、蔥花等佐料,製成圓形或方形,放入蒸籠,猛火蒸15-20分鐘,出籠後切成長方條,裝盤上席,可熟食,亦可冷藏,其味鮮可口。 在麻城過年過節擺筵設宴,肉糕這道菜總是少不了的。即使遇上饑荒年,也要將魚仔蝦米磨點帶腥味的肉糕,好讓一家人看到一線期盼的光亮。肉糕已經作為一種悠久的文化,融進了麻城人的骨子裡,就像北京的冰糖葫蘆,西安的羊肉泡饃,四川的麻辣火鍋。

入盆內與肉漿攪拌,加入姜入、蔥花等佐料,製成圓形或方形,放入蒸籠,猛火蒸15-20分鐘,出籠後切成長方條,裝盤上席,可熟食,亦可冷藏,其味鮮可口。

在麻城過年過節擺筵設宴,肉糕這道菜總是少不了的。即使遇上饑荒年,也要將魚仔蝦米磨點帶腥味的肉糕,好讓一家人看到一線期盼的光亮。肉糕已經作為一種悠久的文化,融進了麻城人的骨子裡,就像北京的冰糖葫蘆,西安的羊肉泡饃,四川的麻辣火鍋。

麻城肉糕其實叫“魚糕”才恰當,因為主要原料是魚,但這名一經認可,也便凝固了。它起源何時,以無據可考,但又是不難想像的。麻城地處於長江中游,古時濱臨雲夢澤,河流交錯,池塘如星,水草豐美,氣候溫潤,自然是魚兒們的天堂。先人們不用下網,在農田裡、溝堰邊一彎腰就能撿到魚。

魚多了,吃不完,就想著加工,變著法兒吃。大概最初有個聰慧的先民,率先將魚洗淨,去鱗,除腸腮,抽骨刺,只選魚背上的精肉,剁成泥。然後,用上等澱粉(麻城盛產苕粉、藕粉、豆粉)摻著拌和,舀到蒸籠里蒸熟。竟想不到出籠後的肉糕清香四溢,味道勝過烹、炸、煎、烤的魚很多,且易於消化,營養豐富,老少沒有不愛的。

做肉糕是有講究的。過年的肉糕,一般在臘月二十四後才開始剁。“二十四朔(吸)魚刺……”這雖是童謠,在麻城人心裡,卻是承襲千年,不能改動的律條。家家戶戶在磨刀遲(剖)魚前,都要虔誠地上香、燒紙、放鞭炮,接天上的列祖列宗菩薩神仙回家來,心裡恭恭敬敬地默念道:“我們家就要剁肉糕了,請各位仙人回家過年。”祭祀之後,村村寨寨便響起了有節奏的刀剁聲。那幾天,如果在路上碰上熟人,不再問“吃了飯沒有”,而改問“剁了肉糕沒有?”

剁肉糕,在老人們心中可是件大事。記得小時候,我常站在案板前看剁肉糕的全過程。父親專管剁,打漿,配料。母親則在祭過灶神後,在鍋里一次性加滿水,默不作聲地往灶里添松柴。微動的嘴唇叨念著她才能聽懂的祈福語。這之前,母親常對我們小孩總要囑咐好幾遍,千萬不能說“死”“活”“幹了”“完了”之類不吉利的字眼,至於不得不說的“蒸籠”,也得改稱“蒸溜子”,“龍”顏是冒犯不得的。在老人們心裡,蒸肉糕的過程,包含著全家新一年的旦夕禍福的全部信息,蒸成功了,新一年就順,否則,就遭。所以,這時一家人做起肉糕來,既虔誠,又專注,如同宗教禮拜。

吃肉糕也是很講究的。蒸肉糕常是在晚上。大人們常喜氣洋洋地告訴小孩,等著,吃熱肉糕。我小時候,總是還沒等蒸熟,就早捧著碗筷等在灶邊開始流口水了。兩眼直瞪瞪地瞄著蒸籠上氣,總還嫌時間過得太慢。好不容易等開了籠,父親將香噴噴的肉糕反撲在鍋蓋上,拿菜刀將蒸得泡泡的肉糕切成四塊,又將扇形的邊角切給我們小孩——據說,小孩子比老人有活力,小孩子嘗鮮,一年就有好兆頭。不好的年成,只吃一塊。遇上好的年成可以吃兩塊。吃完了,還不願離去。大人們便半推半勸地說:“吃好了,睡去吧。過年時再吃!”

肉糕做好了,過年的氣氛就更濃了。每次祭祀上香,老人們總要切兩片擱在碗裡,至於佛不殺生不吃葷腥的禁忌是不大講的。麻城人心誠,讓祖人菩薩們嘗嘗家裡最好的東西,心裡才舒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