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界橋戰役之前,公孫瓚對袁紹保持強大的壓力和優勢,士卒多戰,將帥勇武,在與異族騎兵長期的作戰中聲名顯赫,當時袁紹怎樣的形勢呢?手下郡縣紛紛叛應公孫瓚,袁紹把一個地方重任給了公孫瓚的親戚,為了拉攏公孫瓚,希望示好,沒想到人家不領情,反而更加變本加厲的攻打袁紹,這就是界橋之戰的歷史背景,界橋之戰袁紹被動防禦,公孫瓚主動強大進攻,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主力騎兵大舉進攻,此時,誰扭轉了戰局?麴義!

注意,這一戰,沒有趙雲什麼事,而這一戰,麴義也沒有陣亡,他還繼續活了10多年,並不斷讓公孫瓚如梗在喉。
界橋之戰後,公孫瓚仍然具有強大的勢力,此時,他聯絡及派遣陶謙,劉備對袁紹合圍,此時,袁紹求助於老朋友(歷史上確實是老朋友,年輕時非常投機)曹操幫忙,曹操擊潰劉備,頂住陶謙,袁紹開始壯大自己的實力,若干年後,又是麴義,作為主將獨擋一面,聯絡少數民族,組建了一隻10萬人馬的聯合軍隊,對公孫瓚實施大規模的戰略反攻,這一仗,公孫瓚陣亡3萬多人,主力喪失殆盡,被迫大規模回撤,袁紹的地盤得到了巨大的擴張,從此,袁紹成為北方的霸主,直到官渡之戰。

麴義 並不是歷史的大人物,也不是品德高尚的人物,但是在那段血雨腥風中,麴義的勇武,領軍才幹是不容抹殺的,其成就對於袁紹而言,也是卓越的,可以說,沒有麴義,救沒有袁紹的歷史地位,可惜他投錯了主子,功成而身死,惜哉。